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策略

2016-05-30王静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逆反心理高年级应对策略

王静

摘要:小学高年级特别是毕业班,常有一些学生情绪反常,出现厌学、辍学甚至离家出走的现象。还有些本来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突然成绩直线下降。也有一些比较老实的学生和同学闹起意见,和老师、家长闹别扭。这些异常现象的出现,除了受周围社会影响外,主要与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有关。因此,我们要分析学生的心理,掌握其心理特征,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高年级;逆反心理;应对策略

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高年级小学生正逐步处于心理独立的过渡期,逆反心理是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的心理表现,逆反心理引导不当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消极的逆反心理的产生与青春期生理和身心发展迅速有关,也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不当有关。

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对自己形成了“逆反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疏导。

前一阶段,我发现我们班一向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聂同学上课总是喜欢与邻桌低声交谈,作业错误率明显增加。我便找他私下谈话,他当面承认错误,可过后仍然我行我素。果然之后的一次单元练习成绩很不理想。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就找其他同学了解,终于知道了症结所在。原来有一次上课,由于他上课讲话我毫不留情地点名批评了他,可当时他是与邻桌讨论问题并不是故意讲话,而我不分青红皂白地当众批评他,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因此采取了消极的态度,表示对老师的不满。知道了症结所在,我便主动检讨了自己没有调查就随意批评的行为,并与他约定以后每天放学前5分钟到我办公室交流当天学习情况及班级情况。很快地他又恢复到认真积极的学习状态,并成了我的“朋友”。

从这件事中我觉得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及时从蛛丝马迹中发现 “逆反心理”的萌芽,并采取有效措施去进行疏导。其主要应对策略有:

1、确立适合青少年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2、尊重、信任学生。教师想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就必须先尊重和信任自己的学生。我们有的教师平时老是板着脸说教,学生稍有差错,就大声呵斥、批评,甚至运用体罚,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对立情绪。学生一旦有了这种心理,不但不愿听教师的,甚至会用各种方法与手段跟老师作对。这样,教师的教育效果就不可能好。

3、积极正面看待学生的成绩与课堂表现。现在的学生十分渴望有人去关注他们、了解他们、爱护他们,痛恨常被责怪、批评和冷落。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尽量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课堂表现。只有让学生感到受尊重,受信任,受关爱,才能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并促使他们以良好的表现来报答教师的信任。

4、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育人艺术。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

总之,学生的逆反心理,并非是不可解决的疑难问题,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探索原因,找出其思想根源,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用恰当的方法去教育他们,使他们的逆反心理烟消云散,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

最后,在防治自主逆反行为方面,我认为教师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全面了解学生,尤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批评教育要因人而异,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

第二,认真选择或创设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生又能够接受的教育情境。一般而言,表扬和奖励可在公开的教育情境中进行,这样会使激励效果倍增;而批评的情境要注意隐蔽性。要学会“冷处理”,学会等待,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省”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要灵活运用教育机智。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的,即便在隐蔽的教育情境中对个性内向的学生进行教育,有时,这些学生也可能会一反常态,情绪像火山一样爆发。这时,教育者就要学会克制,应当立即停止教育活动或马上改变及转移教育情境。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得到释放,又能使学生获得冷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等学生冷静下来后再进行教育,效果才会更好。

小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类型很多,而每种逆反心理的产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由于特定的外部刺激而引发的。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善于根据逆反心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和有效控制那些不良的外部刺激,那么,学生各种消极的逆反心理就会被有效地抑制,学生的心理就会更加健康,师生关系就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言通;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安徽教育》,1991.06.

[2] 谢菲;小学高年级学生理财现状及教育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逆反心理高年级应对策略
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