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探高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

2016-05-30王建华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经验原则记忆

王建华

反思是指对学过的知识或经过的事件进行回顾和思考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中小学生的反思过程往往经过再认、再现和反思三个阶段。

再认是指对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认识出来的过程,它是记忆的一个环节。再现对称重现、回忆和回顾,是指对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中主动呈现出来的过程。

反思是再现的继续。反思的过程中,个体不仅将再现的知识或经验进行了否定或肯定,而是将其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行加工、整理,使之形成体系,组成新的认知结构,并对再现的知识经验的获得过程、方法及思维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反思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内省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其目的是总结学过的知识、获得的经验以及这些知识经验获得过程中所用的方法和所进行的思维活动,以为新知识、新经验的获得奠定基础。进行反思活动时,对记忆不牢固或掌握不好的知识,往往从再认到再现,再进行反思,对于记忆牢固、掌握较好的知识进行反思,往往直接从再现开始进行。个体进行反思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反思能力。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的“思”就是、“思考”“反思”的意思,它精辟地反映了学习和反思的关系。世界知名教育家、数学家弗赖登塔尔也曾说过:“反思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数学创新活动,是数学活动的动力,必须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以便他们学会反思。”这也说明,反思在数学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原则

1、主动性原则。学生获取知识及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形成,不是被动接受的,漫无目的的,而是一种积极的、有目的地、自觉地心理活动,它需要学习者有明确的目的,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高昂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也一样需要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完成。因为在反思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自身。别人的经验再好,方法再完美,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也不起任何作用。外界条件只有通过主体才能起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去完成。

2、经常性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知识要经过认知、朦胧、理解、掌握、熟练掌握及应用几个阶段。在学习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学生经过大脑认真分析、思考,都需要学生将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和大脑中原有的知识、方法、思想观念进行重新组合,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来的认知体系中,并建立新的认知体系。况且,人们的记忆是会遗忘的,记忆也需要经常回顾,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3、系统性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是分学科的,每门学科都有其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而学科内部又有不同的分支。同一学科,同一分支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有很多是相通的。如果学生能够将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那么在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的学习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将会是杂乱无章,思维混乱,没有头绪,不利于新的结构体系的建立,更不可能接受更多新的知识,也不可能建立更庞大、更科学的体系结构,因此,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要遵循系统性原则。

4、批判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反思,敢于质疑,愿意独立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反思知识的发生过程,反思结构的正确与否;要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反思自己所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方法是否科学,完美,是否有更加简洁的方法以及反思条件和结论是否可以改变。

二、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

l、在探索中反思。学生学习需要自己去反思、体会、感情,教师只能起到点拨、引路的作用,只能起指导作用。正如俗语所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教师的点拨、引导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思维产生共鸣,才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最佳时刻。在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的异同,反思新知识的增长点,反思新知识的推广过程。

2、在对比中反思。比较、对比是学生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区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使知识、方法形成新的系统和结构。让学生在比较对比中反思,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在学习复数的运算性质时,让学生将复数的运算性质和实数的运算性质比较,找出区别与联系。

3、在结论中反思。问题解决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思路、反思规律、反思结论。对一个数学问题,往往由于审题的角度不同、思维的角度不同,而得出多种方法。解完题后不能停留在结论上,应引导学生回头反思,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有没有其他方法?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学生思维。反思规律,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4、在错误中反思。在教学中,企图完全避免错误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相反,在某种情况下,有意识地让学生犯错误,让学生“暴露”思维的薄弱环节,再让学生在错误中反思,从错误中受到启迪,对于提高学生能力大有好处。

教师从学生的解答中挑出以上几种解法,让学生讨论、反思、和自己的做法与答案进行对比,看一下在解题的过程中,每一步是否严密,是否符合应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通过学生的讨论、争辩、反思、感悟,使学生明白应用均值不等式应满足的条件,加深了印象。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还应注意处理好师生关系、质疑和反思的关系,记忆与反思的关系。

猜你喜欢

经验原则记忆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