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学科教育中教学方法之我见

2016-05-30唐义芬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培育意识

唐义芬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在学科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学科之一。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阶段还不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而这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所以,信息技术课要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方法,对单调的讲授方式必须加以改造。在以计算机作为认识、辅助教学双重工具的前提下,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与其它学科相比,应有更鲜明的特色。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给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从教师的角度讲,现代信息技术不单纯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教师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得力的助手;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不再是单纯的观察演示,而是进行主动探索的学习工具和自主学习的资源环境。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知识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合作伙伴;学生由原来的知识容器变为学习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而惟有如此,才真正能让学生“动”起,进而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在信息学科教育中教学方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教学方法应该考虑教会学生学习

信息学科教学必须要考虑到信息科技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读写算的传播方式,也发展了一种更加强调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与信息加工的思维方法。而且这种思维还十分注意把许多客观事物模型化、数字化,成为能够用算法与数据方式表达的,并且能够进入信息系统加工处理与传播的信息。甚至可能如同叶尔肖夫所说的,这种思维可能会成为信息社会中大众的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与信息学科的发展都是十分迅速的,我们今天所教给学生的某些知识,到了学生毕业时可能已经不再使用了。例如:我们在80年代后期所使用的计算机是中华学习机、苹果Ⅱ机等型号的以6502为中央处理器的机器,使用各种各样的硬卡来实现汉字的输入输出,而现在那些硬卡汉字系统已经很少使用了,所以那时所教的埂卡使用与安装方法是没有什么用了。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强调“授之以渔”而不是简单地“授之以鱼”。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设法使得学生学会如何不断学习新事物,特别是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方法。例如学会从信息系统去寻求帮助的方法比学会某一个软件的某一个操作细节要重要得多。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再一有问题就找老师,而是先找信息系统帮助。同样重要的还有,需要设法使得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懂得不要怕犯错误,而是要从错误中学习,并且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一种观念与自我评价与自我纠正错误的方法。这样,他们能够达到像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一样地进行自己的学习,从而当他们毕业时就能够像科学家一样工作。

再如,在教法上一定要注意使学生懂得,信息学科教学中所选用的一个具体软件仅仅是一个载体,通过它的学习应该能够了解到同一类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在教学时要把注意力放在有共同性的基本功能上,注意使学生通过这一具体软件的学习,把能力迁移到其他软件和知识的学习中去,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并且更注重学生自觉能力的培养。而从“急功近利”出发,就会就事论事,把注意化在一些具体的操作命令上,一些细小的、特殊的功能和技巧上,就可能忽视促使学生应用某些信息系统工具的能力向另一种工具的应用能力的迁移。

二、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如何利用信息系统

在进行信息学科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系统,这样既可以使得学生能够从实践学习所需要的知识与熟练掌握有关的技能,也可以拓宽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视野。例如,学习计算机结构时,可以让学生看到各种设备的模型,如:利用输入设备进行自信输入,检验存储器;观察运算器的加法或逻辑运算,观察程序是如何执行的。特别是对于各种工具的使用时,更加应该放手让学生使用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实际的操作。同时,我们还应该大力提倡在信息学科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现在市场上有着许多电脑学习的教育软件光盘,学生可以以自觉方式学会使用计算机以及某些软件。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设计与应用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例如: 可以生动地显示各种信息,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历史,显示不同年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等。它可以显示各种图形与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在过去几十年间计算机行业的迅猛发展。它可以把一个简单的语言编译系统的认识变成一个很有趣的游戏,例如把计算机模拟成一个神经中枢系统,而计算机语言的编译就成为从听到理解其意义的一个信号传递过程,通过这样的动态显示,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送入数据方法使其图形生动化,连续显示计算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形象地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图形来显示某一特定数据、不同的文件及文件的连接,及对已知问题的处理过程等,这样做,既使学生了解与掌握信息学科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于信息技术的好奇心,从而对于培育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要注意意识与情感的培育

向学生教授信息学课程的过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贯彻信息意识与情感的培育的问题。人们容易注意到信息知识的传授与接受,信息能力的培育与熟练掌握,但是往往会忽视进行信息意识与情感的培育,或者感到没有比较可靠的方法来进行这种培育。在这儿不作过多阐述,对于信息素养培育来说,可以说最重要的是具有信息意识与情感,有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他们就可能自己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信息意识与情感的培育,要把它作为信息学科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至于信息意识与情感的培育方法问题,主要不是靠讲授,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引导好奇心,激发学习动力。通过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学生关心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

2、提出学生可以发挥自己创造力的任务,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使用信息技术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如让学生制作贺卡、排小报,同时使学生熟练文字处理等软件的使用,而不是纯粹地操练简单的文字处理。

3、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失败,失败在信息技术使用中是经常的事情,而是要从中学习。这一点对于一些学生特别重要,例如个别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因为一两次失败而退缩,而是努力去尝试,这也就是这些学生建立主动学习意识的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培育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