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

2016-05-30唐大国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效率

唐大国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还留有很多应试教育的痕迹,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机械地听、记,课堂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很少具备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该怎么做呢?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效率

一、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过程要详略得当,有主有次,绝对不能平均用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明确教学的方向是什么,教学目的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些进行准备,精心地设计,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出发去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切实学到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二是抓住教学重点。教师要抓住教学重点,提挈全篇,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因此,教师要明确一堂课中该抓什么,学生该掌握什么,教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讲解,可以选几个恰当、关键的知识点从横向延伸,以一点透视多点,进而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能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创设乐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巧妙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为整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如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式、介绍背景知识导入式、设置悬念式等,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进而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教师先向学生展示阿炳塑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阿炳的特点,然后介绍阿炳坎坷的一生遭遇,由此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入课文的学习。

2、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处于青少年对期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展示自己,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样的心理,将一些故事性强或者以人物语言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的课文创造为课堂短剧,让学生分别饰演其中的人物角色,让学生在演绎角色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和思想变化,进而实现对课文的深刻了解。

3、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可以将单纯的语言文字用声音、图文、视频等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将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文学性强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的表达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背影的图片和父子情深的感人图片,并配上《再回首》的深情歌曲,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下,很快就能投入情感,沉浸在令人感动的父子之情中,这样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的主题,挖掘了文章的意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优化教学方法,打造活力课堂

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优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吸取传统教法的有利因素,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或者对各种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达到语文教学方法最优化的目的。现在的语文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比如教学《春》时,“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教师可以就此提问:为什么“红”排在前面?可不可以调整一下顺序?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进行讨论,学生积极思考,最终在文章中发现作者安排的“桃树、杏树、李树”的排列顺序,后来的“红”是为了呼应前面的“桃树”。方法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知识之门的开启,将激发学生高昂的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活力课堂。

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每一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一碗水端平”,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要一视同仁,就算学生提出的是比较浅显的问题,教师也要热情鼓励,积极启发引导,善于倾听学生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没有压力地学习,敢说、敢问、敢辩、敢写,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注重师生互动,加强情感交流。“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定位,这里比较关注的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即学生主体想“学会什么”,进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所以,教师必须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情感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师生之间互教互学,形成“学习共同体”,进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只有学生全身心参与,跟随教师的思路动脑、动口、动手,才能真正取得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不断思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提出有创建性的问题,贯穿在引探、分析、总结规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这样学到的知识肯定“记忆深刻”,教学效率自然不低。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动口、动手,参与课堂学习。如果学生没有动口,没有积极回答问题,没有动手适当记笔记,则容易走神,思维不活跃,学习效果也不好。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动口、多动手,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能够轻松地接受新知识,课堂教学效率也才能提高。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初中语文效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