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展研究

2016-05-30李荣

资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开放式构建

【摘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由制度化逐渐发展改变,为达到目标取向正确,又切合实际的发展,要努力构建开放式的教育模式,本文讨论并了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展的取向,有助于我们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与把握。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放式;构建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情况,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开放性融合中,处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社会转型重构中。时代的变化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要求,敏感的把握时代走向,努力用全新的理念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取向

目前,众多高校大多都采取了相同的教育模式——制度化教育模式。制度化教育模式指的是单纯地依靠规章制度进行教育与管理的教育模式。它使学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这种模式的构建对于促使学生遵纪守法成为了最为有效的组织形式。同时,在此种章法之下,可以迅速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结构框架,便于教育工作者的操作。这一教育模式所具有的长处,使得众多高校普遍的运用于实践之中,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形式。它以制度的实施为主要工作方法,以统一学生的思想和认识为主要教育目标,以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中心,以学生是否遵纪守法为主要评估手段,构建了普通高校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但这种相对死板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都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存在了突出的现实问题。

首先,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交往互动教育”,交往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马克思认为:人的自我创造是在与客观世界的交往中实现的,人正是在跟多种客观对象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与相互理解。让学生在各种信息互换中不断学习获得和实现自身发展。其次,开放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存在形式,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等活动主体参与性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促进了现代公民意识的提升。现代公民意识最核心的理念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和个性解放。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引导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培育现代公民意识的根本,造就现代政治公民,从而促使大学生的人格长成和精神品质的提升。最后,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是个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实现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内部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开放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注重教育对象的自我构建过程的,培养大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能力。可见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构建开放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1.树立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首先,要加大对大学生开放性的教育,这是我们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谓开放性,就是指主体在输入和输出信息、能量的过程中,能够拥有和保持与外界交换信息、能量的最佳调控功能。对大学生来说,开放性教育应该以观念的开放性和人际关系的开放性为基础。大学生观念的开放首先是对自己的体验持开放的态度,能够学会坦然地接受,而不是排斥,甚至抵御自己的各种体验,观念的开放。

2.拓展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

首先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努力增强必修课教学、配套选修课教学效果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课外教学与自学、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主题日”活动,以开放的标准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努力实现内容创新,增强时代感,提高针对性、主动性和时效性。其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围绕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推动理论学习,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种活动之中;经常举办人文科学知识讲座,弘扬人文精神,寓教于乐,以收“润物无声”之效。再次,建设高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建立教育互聯网平台,加大教育软件的开发力度,不断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先进性,努力营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氛围,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3.创设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新的时代潮流,要与党和国家的开放体系相融合,就必须彻底摆脱以往教育的封闭性,顺应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创设开放性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校内外力,形成育人合力,努力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校外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也应致力于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宣传、理论、教育、新闻、出版、文艺等部门必须坚持育人首位的原则,净化社会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孟学,陈普.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J〕.理论导刊,2004(2)

[2]章德峰.适应WTO要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J〕.求实,2002(7)

作者简介:李荣,1993-04-26,籍贯: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学校:山西财经大学,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开放式构建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关于小学作文开放式指导的思考
开放式公园绿化中常见问题与改善措施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