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思考

2016-05-30雷宏国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反思新课标小学数学

雷宏国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基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亟待解决,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本文对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一、关于小学数学课教学是否都用“教学情境”

包装问题关注情境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探究的热点问题,争论的焦点问题,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样,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被包装的创设教学情境纷沓而至,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频频出场,包装成美丽的光环,加上精美绝伦的语言,霎那间,情境教学成为每一位教师探究的亮点,然而,仔细品味有异样的感觉,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例如讲授《有趣的图形》时,出示多媒体课件,一幅壮观的森里场景图画,教师告诉学生美丽的森里住着三个好朋友,同学们是否想认识他们呢?学生对于突如其来的问题不知所措,教师操纵着鼠标,一会儿草地上冒出一个“长方形”,一会儿荷叶上跳出一个“正方形”,一会儿树枝上蹦出一个三角形,一会儿蘑菇上飞出一个圆形……,教师一边演示课件,一边进行绘声绘色的旁白描述,接着问学生喜欢这些图形吗?学生大声高喊喜欢。看完这一教学片段我们是否有这样的疑问,教师为什么创设教学情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为什么都跑进了森林里呢?学生真心喜欢这些莫名其妙的图形吗?如此的教学情境无非是用花里胡哨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而已,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性趣、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没有任何意义。教学情境就是为数学教学进行华丽的包装吗?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必须用数学学习的眼光创设情境,必须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创设情境,必须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创设情境。创设情境主要实现三个目标:诱导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探究的积极情感、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教师创设情境一定富有现实意义,一定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问题有关系。学生看到这样的情境,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定油然而生。

二、关于数学内容怎样生活化问题

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是数学课程标准注重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让数学和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然而,就数学教学而言,出现了“数学”和“生活”本末倒置的现象,“生活味”吞噬了“数学味”。例如讲授《找规律》时,教师创设了生活中学习数学,生活中体会搭配的价值,生活中寻找搭配规律的教学情境。一天的菜谱:香肠、土豆、黄瓜,学生按照一荤一素搭配,初步理解搭配的意义。学生超市食品购物:一瓶饮料,两样副食,三样主食。可以肯定地说,这节课弥漫着生活气息,生活味极浓,学生至始至终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然而,学生为了写出搭配的菜谱,教师为了把学生搭配的菜谱写在黑板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虽然学生进行菜谱搭配时进行了思维想象,课堂上教学异常活跃,洋溢着民主和谐的氛围,令人遗憾的是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这种变化莫测生活化课堂中显得软弱无力,试问数学教学一定如此生活化吗?数学教的生活化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并不是说把生活化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实质上是说数学教学需要一定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生活化的情境的选择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带有浓厚的数学味道,这样就会使学生会主动的理解数学,并且自己会研究数学,变被动为主动,并且在生活中了解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这样学生就会轻松的把数学学会。

三、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怎样评价

学生问题传统教育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批评为主,其表现是批评、指责和否定。新课程理念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关注学生的发展即闪光点,就目前而言,“棒极了”“真了不起”的激励声成了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已经形成了共识,廉价表扬学生,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老师就肯定“很好”“你真棒”“真聪明”,有的学生仅仅是重复别人的答案,而且答案还是错误的,教师也给与表扬,那些回答问题有独到见解的、有价值的、新颖的,教师同等对对,竟然用不错一带而过;教师胆怯批评学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评价学生完全用模糊的方式。学生对问题回答不正确,回答模糊不清,回答错误偏差时,教师不做肯定评价,不敢做肯定评价。一节课下来叫好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有的教师以物质奖励进行,有的教师以笑一笑、点一点头进行,似乎是鼓励层面越大,学生学习会越好,教学效果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再提高,并且会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保证了学生的自主性。诚然,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以表扬为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学生回答完问题就千篇一律的以“真棒”、“很好”进行笼统评价,真的能激励学生学习吗?回答错误的学生在幼小的心灵里对这一知识点留下了痕迹,当成绩考试的时候,毫不客气的把记忆的知识全盘托出,学生成绩下来的时候,教师作如何解释呢?久而久之,不负责任、含糊其词的评价势必造成了一群学生学习成绩的下滑,误人子弟呢?所以我们要改变这些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要勇于面对问题,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一定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思想,用自己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加强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不断的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保持一个平和的学习心态,探究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并且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让他们理解我们,也让我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让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以上这些都是根据老师平时的一些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去反思的,我们要总结自身,不断改变我们的教学思路,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教学意义,更能让他们理解我们的教学方法,从而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们更轻松一些,多还给孩子们一些童年的空间,让他们更好的享受他们的生活和童年。

参考文献

[1] 林航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小学科学,2011.5.

[2] 孔祥莲.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探究”四步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猜你喜欢

反思新课标小学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