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探析

2016-05-30翟高源

资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参与意识公民

翟高源

【摘要】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公民的政治參与意识普遍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以及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现如今公民政治参与热情普遍提高,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机制不健全、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公民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公民政治权利不落实等因素仍然在束缚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关键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参与机制;参与意识

一、我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分析

1.政治参与主体参与意识差距明显。政治参与的主体差距,在这其中冷漠的政治参与是最明显的一种现象,政治冷漠表示一种心理状态,公民对国家的政治问题和政治生活冷漠而不关心。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探索民主进程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政府在政治生活中的作为或不作为而引起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冷漠属于正常现象,关键在于国家在长期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如何采取措施以保证公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积极应对政治冷漠。

2.公民倾向非法政治接触。一般来讲,政治接触是公民为了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少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政府官员并影响之,而政治接触本身就存在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两方面的内容。我国公民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公民目前的政治参与存在合法政治接触和非法政治接触两种形式,我国合法的政治接触包括信访、市长热线等形式,我国公民中有一部分人能够主动自觉地运用合法方式参政议政,通过合法的途径与相关官员接触,从而实现自己或所代表的群体的利益要求。

3.公民存在体制外政治参与行为。当然,现如今我国除了非法政治参与以外,还存在着公民体制外政治参与行为和公民非理性政治参与行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日益增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增多,这一矛盾和冲突最尖锐的表现形式就是老百姓群体性上访,近年来老百姓集体上访、进京上访事件比比皆是。

二、我国公民无序政治参与现状原因分析

1.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机制不健全。公民政治参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形式,我国也在积极的建立相关政治制度以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信访制度等在内的比较完备的政治参与机制,通过这些机制,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也迅速高涨,但目前的这些机制中存在着制度灵活性差、程序不规范和渠道单一等弱点。

2.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由于受中国封建政治思想的影响较深,至今我国公民的思想中仍然存在官本位的思想,在社会中还没有普遍的形成公民主体意识,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处于附庸他人的地位。

3.公民缺乏足够利益驱动。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主要动因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说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们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才去从事政治活动的,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去进行政治斗争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是紧密相连的,究其原因,人们的政治活动是其经济行为在政治领域的体现,人们就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才去参加政治活动的,但由于政治参与过程中,深刻而持久的政治热情很难持续,因此,造成了公民普遍的政治冷漠行为。

三、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

1.健全政治参与制度,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途径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因此要健全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要从这三方面着手,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完善,政治生活领域也开始运用新的科学技术,目的在于保持政府活动的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人民生活的需要。

2.培育健康公民文化,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意识。民主制度和程序只能从外部规范、约束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不断提高参与主体的素质是真正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这就需要构建民主、平等的政治文化,其中主要的就是培育现代公民文化。中国的文化基本上属于臣民文化,公民文化相当缺乏,因此,要培育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应该首先培育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摒弃“官本位”等传统的封建观念,使公民意识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使公民自觉主动的了解政府决策从。

3.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主人翁意识。消除公民政治冷漠的心理。消除了公民的政治冷漠的心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才能以常态化方式持续发展。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弗里登的分析,作为观念形态的意识,“首先是一种行为取向,它吻合于人们对特定的政治制度的理解。由此出发,对事物作出其评价、批评和可能的改变”。离开政治参与主体的自觉、自主与理性,有序政治参与的扩大将成为无源之水。

猜你喜欢

参与意识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欢迎订阅《公民与法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数学课教学中学生良好参与意识的培养
浅议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学习法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