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课在《电力拖动》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30孙东超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电力拖动反思微课

孙东超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受到冲击。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的新兴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领域已崭露头角。微课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本文介绍了微课在《电力拖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不断的实践,让微课在《电力拖动》学科教学效果的提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电力拖动;应用;反思

《电力拖动》课程是电工及机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与电力拖动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我校的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对知识与技能的接受较慢,有的学生不能理解教师讲授的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对接线方法及安装工艺的熟练性及正确性也有待提高,在教学中如何使全体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我们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简单、快捷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由此引来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途径改变了学生的常规学习方式和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成为了教育研究的重点。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又被人们称为“微课”,国外则叫“Microcourses”,“Microlesson”,“Mini-lesson”,“mini courses”,“small lecture”等等。“微课”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有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不是简单的传统课堂的浓缩,不是传统课堂的删减版,也不是压缩版,更不是课堂教学的片段,而是内容充实丰富的微课例,类似于片段教学。“微课”的时长一般在10分钟左右,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课程内容来分主要有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最大的特点便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集合了时间短、内容精、主题突出、传播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等特点来解决我们的教学难题。

三、“微课”如何应用在电力拖动教学中

《电力拖动》课程是电工及机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普遍具有畏惧心理。在职业院校,学生基本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课余时间被电脑、手机占用。我们尝试让学生课前观看微课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爱很短时间内就能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课堂上,我们也可以通过播放微视频来辅助讲解教学中的知识点,单纯的理论讲解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结合课件、动画、视频等元素制作成微视频,其生动形象、简单明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课后,学生也可以在手机上观看微课资源,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下面以《板前明线布线工艺要求》为例来阐述我如何把微课应用于电力拖动实际教学当中。

1、“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由于《板前明线布线工艺要求》是电力拖动课实训课布线安装工艺的一个学习情境,是为了安装以后电动机控制线路打下基础的一课.而老师如果在课堂的讲台上演示布线工艺,这样势必会导致坐在后面和两边的同学看不清楚,布线工艺要求琐碎复杂,而且细节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不能说让学生看一遍就能记得清楚,所以必须要把它做成微课.课前通过邮箱把微课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观看微课内容进行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上课的时,把微课播放给学生看,可以作为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资讯”部分。

选择“板前明线布线工艺要求”这一内容首先是因为这一内容特点是安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础,也是教学重点,然后,让学生扩展元件布置及安装的要求,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在今后的机床和设备维修中加以运用,做到学以致用。

2、学生学情分析。我校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一般,不喜欢学习理论,却对实操感兴趣,动手能力强,但观察和做事不认真仔细,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下,对于板前明线布线工艺要求学生细心和耐心,所以本微课着重于布线细节的强调。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识读线号及布线工艺要求;

能力目标:

(1)能规范安装及进行布线;

(2)通过对项目的自我评价与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自我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情境引入、实物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通过自主完成简单线路的安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基于三维教学目标,我会在微课的开头给学生创建一个情景“假如您已经工作了,在您的车间里有一台电动机在转动时忽然停转,经检查确定线路损坏,请你按照技术规范,正确检测故障点并排除故障。”通过微课的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安装的过程中教师一边示范操作,一边讲解,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另外在演示操作完成后,把安装好的线路,给学生们通电试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达到本次课的知识目标。

4、教学方法: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5、教学重点及难点:板前明线布线工艺要求。

也可以在微课中录一些学生错误操作的视频,让同学们进行纠错,通过对比正确的示范和错误示范来突出本节课的内容。

四、从“微课”教学设计来看,“微课”教学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1、选点要小。“微课”不需要做到课堂的面面俱到,而是将一个重点问题讲深讲透,讲出新意。

2、“微课”虽然时间短,但课堂教学环节应完整,具有三维目标,它是一个完整的微型课堂,因此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微课”的价值在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因此它的针对性很强,在“微课”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由“教”为中心的知识传递模式到以“学”为中心的问题探究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

[2] 张滔.浅谈微课在电子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佛山教育,2013(04).

[3] 朱卫华.微课教学在高职教改中的应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

猜你喜欢

电力拖动反思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中职电力拖动的教学技巧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