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实践搞好旅游教学

2016-05-30陈弘阳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实践性基地实训

陈弘阳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对旅游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旅游一线从业人员的培训基地,教学目标为突出旅游管理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旅游行业的职业岗位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形成劳动者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技术实践能力,要“会做”。学生毕业后大多要到旅游企业从事一线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和旅游服务技能,要学会在旅游企业中如何做,具备较强的旅行社或酒店的经营管理、组织、协调能力和相应的市场开拓、营销和公关能力等。这一切对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关键词:旅游;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指院校根据自身专业的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知识及实践能力等。旅游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急反应能力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旅游专业课程中渗透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是成为了目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问题分析

1、课程设置与社会脱节。旅游专业是一门方向宽广的专业,涉及经济、管理、地理、社会、文化、心理等多门学科。因此,一般院校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全面涉猎知识,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安排是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等理论课为主,而实践性教学课只占不到五分之一的课时。而且,旅游实践教学课的教学方法还相对落后,很多院校只是局限在教室加师范演示的方式上,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去实训基地的机会。这样简单的模式,较少的课时,是很难培养出优秀的服务型人才的,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

2、师资力量薄弱。鉴于旅游专业是一个涉及学科丰富且实践性强的专业,因此,必然需要一支理论与实践能力全部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但是就目前我国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师来看,有不少教师是半路出家,从地理、汉语、历史等专业转行而来的教师不在少数,虽然理论知识可以补上,但实际业务能力却难以企及。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的问题,违背了旅游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3、实践教学基地缺乏。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旅游专业院校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主要是指各种模拟训练室,如模拟餐厅、模拟导游房、模拟酒吧、模拟客房等。近年来,虽然随着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实践教学基地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一些学校由于在财政问题等各种因素,属于学校的实训基地仍然较为缺乏,发展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依靠教师或同学自己联系,但缺乏稳定性。教学实训基地受限,导致学校不能将实践教学系统有序地贯穿于相关课程教学中,必然给学生接受实践教学效果带来影响。

4、评价标准。当前各个院校对实践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少一个系统、客观的对学生实践表现的评价标准。不少院校对实践性教学的评价标准单一,仅以实习单位评定、学生实习报告这两种形式作为评价的标准。这两种评价形式都没有学校的参与,没有教师的考评和指导,因此也就大大降低了其客观可信性,削弱了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监督及管理效力。

二、加强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策略分析

1、明确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培养目标。首先,自主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急应变能力、旅游业务技能等是旅游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表现。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就是要将传统的硬性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充分给予学生思考、判断、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够使所学知识牢固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旅游专业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实现的根本体现。其次,职业道德、价值观念等往往能够对人们的行为活动产生直接影响。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目标,也就需要包括引导学生的旅游服务意识,这是作为旅游专业学生的核心所在,也是将来学生就业时,旅游企业对其进行考核的一条重要因素。

2、完善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课程设置。对于旅游专业来说,若是教师能够在教授理论知识前,先让学生对本专业有个简单清晰的了解是再好不过的,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浅化。所以,学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先安排若干学时的课程实践,利用观看录像、参观、实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专业产生感性认识,之后再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传达,最后再进行实践教学,这样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过程,能够帮助学生主动的吸收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立体地掌握所学知识。另外,学校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适当地加大对实践教学课的课时安排。

3、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首先要加大对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校内旅游实训基地,根据学校的资金实际情况,以旅游行业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结合学校本身的设施、环境进行建设;其次,旅游企业希望利用学生成本低的人力资源、在旅游旺季补充人手不足、在学生中发现人才为企业所用,基于这些原因,学校应当积极探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外企业相结合,由学校组织管理,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实现资源的互补与利益的双赢。

4、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鉴于中国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多,合格的教师不够,多理论,少实践的现状,是否拥有一支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也就成了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集中于在职责、水平、组织能力等方面,要坚持“产教结合”,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引进新鲜血液、安排教师挂职锻炼等途径,全面满足旅游专业对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5、注重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评价。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要具有激励、导向、改进、决策等功能。为此,学校要确立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人才质量评价观,采用多种考核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老师的现场评价作为评价的基础,依照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实践技能的操作熟练程度、旅游职业道德等方面综合评定,给出学生的实习评定报告,以实现实践性教学目标,培养旅游专业“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实践性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