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学生不良习惯之我见

2016-05-30谭学文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不良习惯中职学校

谭学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细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特别是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高校的学生数量也就越来越多,各中职学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扩招以及中职学校自身的一些原因,导致中职学校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在求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良习惯,这不仅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发展,更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所以教学的主体——中职学校就应该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找准原因,加强转化,从而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为中职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校;不良习惯;转化研究

中职学校是为我国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主要基地,承担着文化传播、技术培养以及人格塑造的重要教育使命。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实行扩招政策以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就持续下降。不管是学生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都呈下降趋势,这对中职学校的转化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不良习惯的几率。所以,校方应该制定出相应的转化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中职学校学生的不良习惯,引导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保障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中职学校学生不良习惯的具体表现

中职学校的学生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比较大,包括考试的失利、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别人对自己异样的眼光以及自我否定,都会让学生出现很多不良习惯。通过对中职学校学生行为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中职学校学生大致有以下不良习惯:首先是道德失范,包括行为习惯、语言文明以及信用缺失等;其次是课堂不良习惯,由于中职学校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不高,自我约束能力也不强,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愿意参与学习,在课堂中经常会有小动作,比如玩手机、看杂志、讲话等等,这些不良习惯导致了课堂不能很好地进行,降低了课堂质量;再次,网络不良习惯。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科技的日趋成熟,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1]现在的学生几乎是一人一个手机,这为学生以手机为载体进行上网提供了便利。在网络中,中职学校生由于自身的约束能力不强,极容易发布一些不当言论,传播色情、暴力甚至是反社会的信息以及盗取他人的隐私进行网上传播,给他人、学校以及自身的生活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对中职学校生不良习惯的转化探究

以“加强教育引导,强化过程转化,完善预防机制,注重工作实效”为原则,建立行为失范学生的教育转化机制和违法犯罪预防机制,有效促进行为失范学生的思想进步和行为改进,预防和减少更严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1、强化转化与教育。

(1)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首位。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明确分管领导,强化以学生科、团委学生转化老师和班主任为主体,以德育干部和教师为骨干的全员育人队伍,明确岗位育人责任。对转化薄弱、问题较多的班级,建立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蹲点制度;对行为问题突出的学生要专人包点做好思想帮教和行为引导工作,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转化、服务各个环节,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联系人制度,专人结对帮教。第一帮教联系人为班主任,其职责为:将学生违纪情况与所受处分及时告知家长,争取家长对学生帮教转化工作的配合;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并做好谈话记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指出其错误的性质与后果,使其认识错误并积极改进;加强对违纪学生的考勤转化;与任课教师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上课及学习情况。第二帮教联系人为学生科专职老师,其职责为:负责行为失范学生的预警沟通工作,找违纪学生进行谈话,指出其错误的性质与后果,并要求其积极改正。

(3)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开展帮扶活动。一是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有组织地开展“结对互助”活动,一个团员负责一个青年学生的思想帮助工作,团组织集体重点帮助行为失范学生。二是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开展“争先创优”、争当好学生、好团员、好青年活动和有益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公益活动,使失范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受到感染熏陶,促进其转化进步。三是动员全校学生团结一心开展“互帮互助”和“一帮一”活动,组织开展学习竞赛、争当文明学生等活动,形成“学生人人都是思想教育工作骨干,人人都会做思想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使每位学生在校期间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使行为失范学生在行为失范之前有人知,失范之后有人帮。

(4)开展心理沟通与谈话,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由学生科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排联系人或心理咨询老师与学生进行定期心理沟通、咨询、谈话辅导,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咨询及朋辈互助活动。开展此类活动时营造和谐融洽氛围,注意善解人意的尊重和实事求是的评价,运用真情实感,把握有的放矢原则,触动心灵深处,激励学生内心发生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个性闪光点。

(5)建立家校信息沟通平台。通过网络、电话、信函、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开展家校共建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谷生,尹莉莉.高职学生行为失范的成因与规范策略[J].企业导报,2015,09:95+97.

[2] 张英丽.学术生态视域下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5,09:44-50.

[3] 刘春华,李祥飞,张再生.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信息获取比较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47-153.

[4] 戎华刚.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内部动因探究——基于18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72-74.

[5] 张学.90后高职生课堂不良习惯转化策略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104-107.

猜你喜欢

不良习惯中职学校
养蚕消毒防病的不良习惯及应对
警惕伤肾的不良习惯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饭后不良习惯有害健康
如何改变生活中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