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期间提出的农村社会发展大方向探讨

2016-05-30刘影

资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两会农民

【摘要】对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估是为了把握和判断农村社会主体即农民的发展状况,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发展机会和发展潜力。当前农民总体上从各项政策中获得了较大的实惠,农村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公共体系薄弱和城乡、地区发展差距拉大问题。产生这些问题有客观上的生产力水平偏低的原因,主观原因包括不合理的体制、投资和财政政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农民;两会

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三农”仍是要重点做好的八个方面的工作之一。在报告中指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继续抓好“三农”工作,实现农业富农政策优惠的改善,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民收入,着力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相比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建设。并指明了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具体的新方向的规划建设。

现代农业督促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所有农民收入。两会期间提出的农村建设全部内容是建设生活富裕、文明和整洁的新农村、新风尚新文化和新教育。发展紧随其后,使农村管理民主和农村经济社会并肩发展。对于现代中国农村的新农村建设,农村政策和制度新的开发以及农村发展政策都起着指导作用。其中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我们将提出并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本文试图探讨我国两会中有关农村社会发展政策的新的战略定位和农村社会基础建设的政策。

一、农村社会发展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农村社会发展中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从各类政策获得了有一个很多好处,尤其是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减贫战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至2014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76元,同比增长3.8%。此外,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在摆脱贫困方案决策中的困难基本得到了解决。然而,农村贫困地区的活力和发展潜力还没有真正的得到改善。在贫困地区,如材料,自然环境,社会民生资金个人生活资本并没有显著增加,从而使一些区域穷人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摆脱了贫困,但时间一久又会回到原位。

2.农村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更多滞后,在国家的经济迅速增长,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建立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内需发展战略,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的条件下,建立交通和通讯设施让投资快速增长,同时水利设施建设也需要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已普遍取得了可观性能方面,但是,在农村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和谐之间的协调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公共系统的不发达。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在过去的村集体经济制度的崩溃的基础上,共同支持公共事业逐渐减弱,但新的公共制度在一些地区建设,特别是穷困地区几乎停滞,只有原来的初级保障的一部分,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且甚至开始削弱。传统的公共卫生卫生防疫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础教育,公共文化而救灾和集体安全体系,回到了改革开放,在很大程度上在农村经济落后国家的社会稳定之前。农业村公共部门一直没有相应的发展,并长期处于真空状态管理,农村教育,文化,环保等公共事产业发展滞后。欠发达的公共系统间接指出了农村社会的脆弱性,不稳定性的存在的发展。尤其是考虑到突发公共事件或公共危机,很容易造成混乱和社会动荡。

第二、供应短缺和有效需求不足并存。虽然目前的农村群体性公共服务和不发达的基础管理系统是总供给是非常有限的,但由于公共供电系统质量效率低,这在农业公共物品民用有效需求也出现不足,最后出现在的农村公共产品是滞涨的现象。总供给的公共物品上的规模是不够的,但在各个段和个别时间的一些区域具体服务项目,由于供电模式效率低,农民出现缺乏公共产品的现象,这使得有限资源的低效率有效需求。

二、改善农村社会的生活条件以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第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产量稳定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继续加强了多个项目,包括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种子,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中部省份的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第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将集中将专注于保持“水,气,路,电”四件事。在农村清洁水,着重解决千万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在农村筹建能源沼气厂。在高速公路的新农村改造道路。在农村电力建设方面,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网络,启动无电乡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刘尧.论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西北农林科技人学学报,2005(5):31一35.

[3]胡鞍钢、邹平:《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蓝万炼.正确认识农村小城镇在农村现代化中的作用.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0(5):21-33.

[5]李新然,杨泉.农村社会学与农村.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0(2):320-22.

作者簡介:刘影(1992-),女,山东东营,汉族,本科学历,大学生村官。

猜你喜欢

两会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