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书法教学中的品德教育

2016-05-30刘冬梅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书法教学人品思想品德

刘冬梅

摘要: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品,书法是一个人的学识、才能、品质高度融合的体现。书法教学的课堂上,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在书法教学中通过笔画、结构、章法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培养,并通过讲书法家小故事,让学生知道,学习书法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做书和做人一样,要谦让,同时让学生懂得与人相处之道。让学生深刻了解良好的品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关键词:书法教学;思想品德;书品;人品

中国的汉字不同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字,其字形由象形文字起源,在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上,经历了有代表性的甲 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等各个阶段的演变,形成了形音义密切配合的现代简化汉字。因此,中国人所说的“书法”,是指中华文化中特有的一门有历史、有 规范、有演变、有创造、有很高艺术内涵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书法从殷代甲骨文开始,逐渐演变到周代的石鼓文、秦代的篆文、汉代的隶书,以及再后来的草书、楷书、行书,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而这一文字真正得到统一、广泛的应用,要算从篆文开始。现在教孩子们从楷书开始学习,楷书也叫正书,只因每个字写起来要工整、端正,这就要求写字的人也要心静、正直。常听说这样一句话“字如其人”,在书法教学的课堂上,也常常这样告诉学生,把字写好,做个好人,长大了,做个德艺双馨的人。可是,有时这种说法也不尽然。

“字如其人”其实只是通过字可以看出写字人的心理状况,至于品行是无法从字里显露出来的。

我国历代书法评价中,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品,书法是一个人的学识、才能、品质高度融合的体现。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胜德者,小人也。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所谓因人废字。

蔡京的书法自成一格,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其书法不如蔡京。据说,一次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何人最好?米芾答:从唐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当时“苏黄米蔡”之蔡,原指蔡京,后人恶其奸邪,易以蔡襄。

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也了解到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品德的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在笔画的教学中,渗透做事认真的教育

比如在”横“的教学中,起笔、行笔、收笔,要做到每一过程都不能应付,一定要认真完成每一步骤,每一个步骤都要交待得清清楚楚,马虎不得,不能老师在旁边看着就认真写,离开时就随意写,这不是在欺骗老师,是在欺骗自己。做人也一样,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做了,就认真做好,只要是认真去做的,不管做成什么样,都是令人尊敬的,欣赏的。比如做作业,有的同学数学题不会做,说去想办法抄别人的,这就是一种欺骗了,看起来是在骗老师,实际上是在欺骗自己。不会可以向别人当面请教,但决不能抄。

二、在结构的教学中,学会谦让

在楷书教学中,字的结构要求十分严谨,特别是合体字,讲究的是相互避让,笔画间要进退有序,这样,写起字来才美观, 比如:“木”作为独体字,可以这样写,如果作为偏旁,最后一笔:捺就要写作:点,这样是为了右边的部分让出位置,这样写出的字才漂亮,如果不是这样改变,就会闹出笑话的。那么及时的和学生讲,和同学相处也是同样的道理,同桌之间,就像这合体字,平常学习生活中,总会有些磕磕碰碰,大家要互相礼让,避免吵闹,只有这样,才能和睦相处。把字写好的同时,把人做好。写好字,修好德。

三、在章法教学中,学会取长补短

当把字写得比较满意之时,让孩子进行练习创作,这时,就涉及到了章法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书法之美,不在于是否整齐,而是是否有开合之美,有参差之美,这样,就要注意字与字衔接的是否有张有弛,张弛有度,这也就涉及到占位的问题,比如有的字需要占的位置大些,有的字占的位置就小些,只有这样写出的字才有疏密得当,大小各异之美感,也只有这样,才称之为书法。同样道理,同学们在一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大家要相互欣赏,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要对他人心生妒嫉之心,只有许多个性不同的人在一起,才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所以,在学习书法的同时,让学生们懂得,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

四、通过讲书法家小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书圣王羲之的“题扇桥” 、“戒珠寺”的故事,讲得虽不是绘声绘色,可同学们听得是津津有味,可见,同学们是对故事本身特别的感兴趣。听完王羲之的故事,同学们懂得了,王羲之取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法艺术成就,跟他一心一意钻研书法是分不开的,更与他正直善良的品质分不开。一个人只有“德艺双馨”,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艺术大师。更是让孩子们了解王羲之,学习王羲之。希望像王羲之那样热爱生活,热爱书法,明白了在学好书法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讲完正面的故事,讲反面的。

秦桧:无缘命名宋体字

秦桧,他杀害民族英雄岳飞,贬逐忠臣良将,实行向金称臣纳币的政策,成为南宋高宗一朝有名的奸相。

秦桧虽是状元出身,博学多才,书法颇有造诣。他用自己创造的新体字誊写奏折。这引起了徽宗的注意,下令秦桧将其书写范本发往全国各地,要求统一按范本字体书写公文,这一措施很快得到了推广。这种字体逐渐演变为印刷用的“宋体”。时至今日,宋体仍然是应用最广的字体,它为汉字的普及、传播功不可没。仅凭这一点,秦桧就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按一般的习惯,秦桧创立的字体应该叫秦体。但是,由于秦桧是奸臣,才把这种字体命名为宋体字。

因此,奸臣蔡京、秦桧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这和他们的品德有关,正所谓是因人废字。

将书法教学与良好品德的培养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样的教学,把原本枯燥的书法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习兴趣提升了,进步也就快了。

猜你喜欢

书法教学人品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吃饭见人品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分手最见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