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高考历史全国卷与福建卷的差异及应对措施

2016-05-30吕琳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全国卷应对措施差异

吕琳

摘要:2015年之后,福建省高考历史考试将结束7年的自主命题,回归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标准,这对于广大的考生和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全国卷历史课目的命题在知识点的考核,综合能力的运用以及试题的难度方面与之前的福建卷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在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体悟到全国卷的考核要求,转变和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全新的理念来指导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与巩固,重新构建知识框架,适应全国卷考试的要求。文章对于全国卷与福建卷的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并且据此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使得学生和教师可以迅速适应全国卷考试要求。

关键词:高考历史;全国卷;福建卷;差异;应对措施

从2016年起,福建省高考失去自主命题的资质,开始与全国卷统一标准,虽然两者在考试内容和范围上保持基本一致,但是在具体知识点的考核和难度方面有明显差异。对于广大的考生和教师来说,需要他们及时的转变认识,正确的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对以后的历史课程教学形成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全国卷和福建卷的差异

1、在材料信息应用上的具体差异。福建卷的历史命题主要是以材料和情境作为命题基础,过分的重视情境材料的运用,在利用材料表明试题立意的要求下,只是简单地对于材料的表层信息进行应用与识别,在对材料的发掘深度上有所欠缺,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完全的释放[1]。而全国卷命题在应用材料信息方面注重对材料信息的整体深度进行挖掘利用,不只是停留在表层的识别提取方面。相同的历史材料信息,两者在信息的利用和理解方面存在着差异,结合具体的试题来说明。在2015年的福建卷第18题中,通过一个折线图来显示出1952~1960年我国工农业的生产总值变化图给出四个选项,分别是“过渡时期”农业产值始终高于工业产值;“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工业产值均高于农业产值;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期工农业总产值都实现大幅提高;“大跃进”时期工农业产值呈现背离状态。这道试题主要考核的是考生对于图片信息的提取阅读能力加之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比较能力,看起来考核的要求比较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解答过程中却是十分的简单,只要考生可以清楚的记住上述选项的起止时间,将相应的选项与折线图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不需要对这个阶段的工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和特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比较凑巧的是,在这一年的全国卷中第31题也考查了同样的内容,原题是通过一个综合的柱状图,给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中、美、英三国的主要工业指标的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具体有以下四个选项: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冷战制约了英美工业的发展,我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英美传统工业衰落。试题通过简单的柱状图隐含了多个信息点,在该题的解答过程中需要将这些信息综合分析,深入比较才能够得出答案。其一,是一五计划的时间,其二是三个国家的工业指标的增长速度比较,其三是增长速率的比较而并非数量。通过将这三个信息点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是由于工业基础的薄弱因而在五年计划期间的增长速率高于英美两国,而并非是数量上的超越。

2、在试题问题设置方面的差异。问题是一道试题体现最终考查目标的关键环节,问题的设置要围绕试题的立意和命题者的意图,体现一定的历史能力。福建卷在问题设置方面做的比较直接,在试题考查中重视对教材知识点的复述和材料信息的直接应用,如在王安石变法试题中,问题设置直接是对变法内容的重复,在经济上的表现又是直接体现在材料中,直接应用即可,深度和综合能力考查不够。而在全国卷中在对唐代币制改革的考核中,所设置的两个问题都是无法通过材料直接得到答案,同时在教材中也没有明确指出,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接概括材料的能力,历史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

二、历史教学中针对差异的应对措施

1、培养学生由知识方面向能力方面转化。通过对比全国卷与福建卷的差异,可以知道全国卷考查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简单的考查知识点的准确识别和复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重新构建历史知识框架,挖掘知识点的深度,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对所有知识模块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相互之间的渗透,通过多个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分析和挖掘,找到所学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比如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中,可以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以及社会阶层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力有较快的提高

其次,加强对知识点的比较,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将两种以上的类似历史事物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对比,重点分析其中不同的方面,以加深对于事物本质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以及比较鉴别能力。通过对于事物不同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深化历史认识。同样借助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通过不同层次的比较可以得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以及各自的成因,同时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的。最终,要加强对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方面的培训。

2、由重视教材向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转变。经过比较可知,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在命题上已经不再局限与教材之中,而是通过灵活的运用实行命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对教材进行活学活用,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全新的问题情境,对教材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不是对教材知识点的机械教学,而是教师要对于教材进行结合实际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教材中所未提及到的一些知识点和客观历史事实,拓宽学生的视野。

总之,在全国卷的标准之下,福建的广大教师要体悟到全国卷的考核要求,转变和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全新的理念来指导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与巩固,重新构建知识框架,适应全国卷考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林起汛.全国卷模式下福建历史高考的应试策略[J].考试周刊,2016,(9):4-4,5.

[2] 许丽红.浅谈高考历史全国卷与福建卷的差异及应对之策[J].新课程·下旬,2016,(3):505.

[3] 林德田.高考全国卷背景下历史教材的使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4):128-129.

猜你喜欢

全国卷应对措施差异
相似与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从广东卷和全国卷Ⅰ非选择题设问类型的对比浅谈高考地理全国卷Ⅰ的备考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