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师生关系

2016-05-30保机老米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宿命毕业师生关系

保机老米

我们与学生的关系很特殊,交织着爱与恨,我个人觉得,一定会有许多学生喜欢过我的课,喜欢过我的风格。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我的课感觉很麻木,也许有人讨厌我的风格,只是碍于老师的面子不说而已,而我也从学生的好评,家长的肯定中获得过激励,也从许多令人沮丧的失败与指责中受到过伤害,意识到这些,我愈发感觉到做一个老师不容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课堂上我们兢兢业业为学生讲课,哪怕自己再苦再累,只要能够得到孩子们的好评,他们能够从我的讲解中汲取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我都觉得很安慰。但万事都不是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世上任何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我只有默默耕耘,结果则是顺其自然的,因此,当好一个老师实属不易,面对着孩子们求知渴望与家长的渴望,我内心每天都心急如焚。

面对学生,我是善良的,但我认为师生是一场注定要分手的相遇,只是这次相遇少了相互间的利益与争斗,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职责,相遇之际全力以赴,竭尽所能,毕业后忘掉,有的在长大后与我成为了朋友,但校园脚只留下曾经的美好,曾经的友情。相互间兄弟般的情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牢固,仅此而已,而接下却迎接又是新的充满雅气的孩子。重复了又重复。这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宿命,但这种宿命却是阳光般温暖的。

我不知道我的这种想法是滞不恰当,或又是一种冷漠?但事实上,毕业后不久,有的学生姓名我甚至忘掉了。这似乎不合情理,不近人情,但我不认为有什么不妥,但遇时,我已尽力,分手后,大家各自有自己的生活,我当然期待与我成为朋友的学生认为我是他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反之,又有什么呢?人与人之间不会因为没有谁而活不了,也没有人为谁而活。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

我们与学生的关系就是如此微妙,让人猜忌,让人回味,所以我想说,教师工作的意义,固然在于成就学生,但这不是施恩,我说过这是教师的本职,所以不要期待回报,更不要经易认为学生不懂回报,更甚者认为是“忘恩负义”。我认为一种合情合理的师生关系就是不求回报,只希望他们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这样就是完美的结局。

我努力工作,勤奋上进,孜孜不倦地为孩子们服务,甚至经常地超出了别人的期待,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能对得起这分工作,更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能说为社会做出多少伟大的贡献,但求问心无愧,我们取得了大大小小的胜利,许许多多的学生因我们而发生变化,至少变得更好,这值得欣慰,这是我们从事这一职业的意义所在。当某一天我们遇到这些学生的时候,得到孩子们的问候时,值得庆幸我曾经是他们的老师,这多么令人骄傲。

我们同样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失败,包括在许多时候虽然尽力但却没能改变或挽救一些学生,这必定如重石在胸耿耿于怀,甚至无法释怀自己的情感,但一旦他们毕业,也就卸下这副担子。毕意我们曾经尽力。我不去羡慕或嫉妒,“优秀班主任、优秀老师”们的荣耀,因为那是属于他们的荣耀,低下头播种自己的种子,流过汗了,庄稼的稀疏或茂盛,是由收获而定,成败让他们去言论,坚持自在人心,只要我付出过,奋斗过。

很多次老师们经常艰辛地给那些孩子们补课,虽然是暑假,每天6 点半以前就默默走向教学楼然后传来喃喃的学习声,直到深夜… … ,家长操心,老师操心,家长望子成龙,老师前仆后继,我们将生命可最重要的年华投注到这群偶尔相遇的孩子身上。孩子“累”老师“苦”,只为了有朝一日的“重点学校”。这就是我们的教学的意义吗?这负担远远超过了孩子们的承受的能力。这些孩子会因此而发生直正的改变吗?然而他们依然在夜以继日的学习着。多年以后,又有谁会想起我们呢?但我宁可默默无闻的耕耘,不吸引荣华的照耀。岁月的风沙,终将默默地整理这一切,只有岁月能够记住,毕竟我们曾经相遇过,一起努力过。

因此我总在想,生命的意义空间在哪里?我们与学生,又是怎样的关系?但我无悔选择这支教鞭。

猜你喜欢

宿命毕业师生关系
我们今天毕业了
宿命
摩拜的宿命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那一箭,沉寂了宿命的跫音
星河流转,宿命难逃
毕业歌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