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策略的研究

2016-05-30林海波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实施原则

林海波

摘要:在课堂中布置作业给学生,不仅能够及时的复习当天所讲的知识,并且还能够趁热打铁逐渐加强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知识的理解程度。针对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后布置作业的要求,对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以及学生个人身心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现今的学校学生的情况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因为在不同的班级的学生之间,学习的能力以及接受理解知识的能力水平都不相同,所以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次,来进行布置作业。本文通过研究现今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的一些基本的要求来进行初步的分析,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分层作业具体的实施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数学;分层作业;实施;原则;策略

现在学校中处在不同的班级的学生,性格特点、个性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都有着不同,所以对于接受并且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也都不尽相同,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学科,逐渐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目标。分层作业不仅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以及知识建造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并且通过进行分层作业也能够充分的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一、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的原则

1、科学性。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之前,教师必须要做的就是要把不同班级的学生的成绩,以及充分的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的基础能力以及学生对学习态度的认识,不仅这样,还要尽量熟知学生之间个性的差别以及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同样,在布置分层作业之前,要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检测,这个检测要涵盖学生的知识水平,再设计完整统一、标准的检测试卷,用来充分的了解学生之间学习水平、自身的学习基础等各方面的不同。最后根据测试试题的结果,来科学合理的分配学生所处在的分层层次的类别。

2、主体性。在编选数学作业的时候,教师不仅要积极的听取学生的意见,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作业的编制当中,这样做能够极大程度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能够提高学生做数学作业的自觉性,而且教师必须要把学生作为布置作业的主体的地位,要把分层作业编制成为可以进行分层选择、分梯选择的作业,可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能力来选择作业。

3、隐蔽性。分层作业的坏处就是,如果是按照优秀、良好、差等类似的模式进行分层作业,很有可能会造成学生情绪的不稳定,小学高年级的一部分学生会感觉到和别人有差距。也就极有可能形成不良的态度,分层是优秀的一类的学生会骄傲自满,分层是差的学生有可能会逐渐的自卑下去,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分层的隐蔽性。分层的划分要做好对学生的隐蔽,不能把分层的具体的标准和差距告诉学生,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其他的学生都是一样的分层,这样一类就能够防止学生因为分层的差距,而感觉到骄傲、自卑等一系列不良的情绪,从而产生抵触的心理。也只有做好对学生具体分层的模式隐蔽起来,才能够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科、完成数学作业产生足够的自信心。

二、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的方法以及策略

1、分类建组。要想对学生个性差异、学习能力的不同有所了解,可以通过和学生的父母沟通的方式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的内容不仅包括个性特点、在家学习的情况,还要包括学习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小组,类似于A、B、C这样的小分组,并且按照分组的数量,安排每一个组占全班的人数的多少,可以把A组设置为优秀组别,也就是学子能力好、成绩比较优异以及自觉性比较高等特点的学生安排到A组,B组可以定义为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的知识水平再中等水平的学生进入到B组,也就是良好组。最后C组就是针对学习成绩相对不好,学习能力不足等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安排到C组,关于A、B、C三个小组的人数的安排,可以设置为,B组的良好学生的人数占到学生总人数的一半,那么A组和C组就各占到班级人数的1/4,还可以在安排座位上来帮助学生相互学习,提高成绩。A、B、C三个小组的学生,因为C组的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各方面的水平比较差,C组安排在中间的位置,而A组和B组在其两边,同时可以进行同桌互助的安排,把优秀的学生和相对来说对拼差的学生,安排做同桌,能够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并且教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可以对分层作业进行讲解,获得家长的支持,也能够更好的推进层次教学的发展。

2、分层作业设计。分层作业的设计,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的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逐渐的改善分层作业的不足之处。并且在对作业进行编制的时候,可以设计学生必须要做的数学题目和学生可以选择做的数学题目,把选做题目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根据不同的层次出选做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会选择自己能够掌握的题目,也方便教师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而必做题的编制,就是在课堂中或者知识点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3、分层评价。不仅要对分层作业进行设计和编制,还有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进行分层评价,但是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着不同的客观的评价,并且要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缺点。针对ABC这三组的分层学生来说,可以在评价的时候去积极的鼓励A组的学生去深入了解更好的数学知识,对于B组的学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不仅是全面的表扬也要进行全面的批评,一旦发现问题要进行及时的纠正以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对于C组的学生来说,要对C组的学生增强关注度,如果发现C组同学做的作业并不是很理想,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讲解,可以对C组学生进行有效的表扬,逐渐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三、结语

本文首先对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的原则进行分析,实施分层的原则包括科学性、主体性以及隐蔽性,不仅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的学习能力科学有效的进行层次的分析,还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要做好对学生分层的隐蔽的工作。接着写了数学分层作业的实施的具体的方法的探究,包括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建组、分层作业设计,还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可以设置A、B、C三组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的布置作业和设计作业,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评价,同时要注意评价的方式和方法,才能达到学生提高成绩,并且最佳的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雨.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3.

[2] 马志国.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08:66-67.

[3] 黄明碧.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策略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6,02:241.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实施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