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2016-05-30武相宇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欣赏课图形美术

武相宇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去欣赏美、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最大限度的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是小学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目的。同时,还要尽量做到小学课堂欣赏教学与组织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作品展览等活动相结合,使美术欣赏教学与课外和校外的美术教育活动相衔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欣赏教学审美能力综合素质

一、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的问题

1、对美术欣赏课重视程度不够。学校领导应对美术欣赏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一系列的美术工作机制不完善,学校领导要以发展的眼光,大胆投入,很多小学的没有美术美术欣赏活动室,即使有多媒体教室但美术设施的配备也不齐全。教师搜集有关资料的范围非常有限,使美术欣赏课的内容缺乏兴趣。教师应在认真研究教材后,根据教材所提供的相关内容,对资料进行广泛的搜集,进一步充实欣赏课的内容,力求使欣赏课的内容更丰富和有趣,让学生乐于接受,是一个具体实践和大胆的尝试。

2、小学美术教育师资配置落后。美术欣赏课应由接受过高等或中等美术教育的专业教师来担任。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欣赏力。同时,虽然有些教师是美术专业毕业,但是因为对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不高,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偏差或偏科现象使并不真正具备一个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表达方式。因此,直接影响了欣赏课教学,美术教师必须尽量注意学科间的相互关系。

3、小学美术欣赏课教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落后。在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方法比较老套陈旧,教师在小学上美术欣赏课时,有些美术教师只单调地传授知识和简单地开展技能训练。上欣赏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仅仅使学生欣赏几幅作品,使课堂气氛低沉,上课内容的枯燥无味,导致一些学生渐渐失去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手段陈旧,不容易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一些作品的意义、风格、特征,还不能深刻的理解。另外.电脑还可以做出更多更好的课件,弥补在欣赏课教学上的一些缺陷。

二、提高美术欣赏课的策略

1、让音乐融入美术欣赏课。利用音乐导入,可激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自然进入一种欣赏的意境,但所配置音乐的意境应与画面的意境相吻合。如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配上一曲《春江花月夜》,典雅优美的乐曲,宁静而致远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又如先放一曲莫扎特的《C小调钢琴协奏曲》,乐曲洋溢着欢悦与乐观精神,随后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蒙那丽莎的微笑在音乐声中显得神秘而又充满艺术魅力,由此学生们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通过音乐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层次体会和理解画面,从而迅速地是教学目标。

把音乐与美术欣赏课二者结合,贵在把二者灵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切不可公式化。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好导向工作,当我们为美术作品配置音乐时,应选择一些具有相同意境的音乐,这样才有助于学生领会作品的内涵。

音乐与美术欣赏相结合,需保证美术欣赏的主体地位。欣赏课并不是必须与音乐联系起来,而是指在有可能有必要的情况下,我们才这样做。美术欣赏教学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音乐只能是一个有益的辅助、补充功能,绝对不能喧宾夺主。

2、实现角色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只有在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创造潜力。在美术课欣赏教学中,学生是凭第一印象来欣赏美术作品的,他们的直觉常常会受到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束缚,因此感受美的成分也很有限。所以,课前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预习,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再进行欣赏,这样就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之间的距离,并能产生欣赏的兴趣。这样,既实现师生的共同参与,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诱发兴趣,主动探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美术,特别重要,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使美术教学顺利完成,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小学生比较真诚和单纯,能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且创造力与想象力很丰富,对画画非常喜欢。这些因素,正是培养学生欣赏兴趣的大好时机。另外,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入欣赏。(1)课始导入欣赏:在工艺、绘画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一些与本课有关的欣赏内容。如上《剪纸》一课时,在导入阶段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下剪纸——“窗花”;(2)在实践中穿插欣赏,在指导学生练习时穿插欣赏,提供练习的范例,以欣赏帮助练习,以练习促进欣赏;(3)在结束时加入欣赏。在练习结束时加入欣赏,通过比较与实践体会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缺点,还给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明示发展的方向,诱发学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

4、实践参与,体验了解。在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多启发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是学生具有开放性的心理。以《认识图形标志》为例,课前教师让学生收集大量的图形标志,并要求学生了解自己收集的图形标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各类图形,同时允许学生相互提问和解答,可分组进行讨论、探索图形标志和图形设计的设计特点和意图,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和探究,对图形的艺术特点进行全面了解,是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互动的发展过程,较之以往的单一的接受式欣赏教学,它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和体验性,通过激发学生的亲身体验,改变他们静止、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总之,美术欣赏课将成为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更新知识、观念,科学准确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来施行美育工作,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得力助手,让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以人为本,为孩子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培养的是成长中的孩子,因而我们的课堂美术欣赏课只是一个孩子接受美育的起点,学校课堂只是一个很小的审美环境,要让孩子们有更多接触美、感受美、理解美、体验美的时间与机会,就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各学科的齐心协力,共同担负起美育的责任,使他们成为真正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猜你喜欢

欣赏课图形美术
创意美术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分图形
找图形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