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改

2016-05-30丁云保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理念实验过程

丁云保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学,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学把解题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学。新课改体现每个模块独特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是这套新教材编写的主要指导思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教学;理念;过程;实验

新一轮课改从适应时代的需要出发,对化学教材大幅地进行改编,一年来的课改实践,最深的感触是新教材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提出了一个新挑战,要求教师必须用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教材。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也有过思考,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加深了对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现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新教材实验内容改革的特点

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中无论是学生分组实验,还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很少直接描述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亲自观察、记录、分析、获得结论,只有学生在情感、行为、认知三方面的积极参与,才能获得体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使用该栏目时,教师要创设浓厚的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的每一环节,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1、实验形式多样化:如由原教材的大量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实验实践活动等,呈现形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此外,新教材中不再刻意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教师根据实验内容和学校的条件自己安排,可由教师演示,也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使实验的教学功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2、化学实验生活化: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等,更加注重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选择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作为实验药品,可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觉得化学知识不仅有趣,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化学实验内容的开放性:新教材中有一部分实验对于实验的装置、药品的用量、反应条件并没有严格限定,无论是“观察与思考”,还是“活动与探究”栏目,都没有直接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使得化学实验即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也有一定的启发性,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组织开展探究性教学。

二、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在此指引下实验教学的有关内容和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教师实验教学观念的改革。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摒弃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依照新课程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纠正学生在初中阶段养成的不爱动手、背实验、编实验数据的错误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平台。教师需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并随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多元化学习方式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

2、实验教学过程的改革。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成功的教学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教师避免出现“黑板实验”“口头实验”。在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研究实验和应用实验,及时的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向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进行操作时,教师要不断巡回,面对面地解答学生的疑难,分析失败或者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对于学生有困惑的地方要适时的点拨,而且要指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学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室配备了功能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的引入,让枯燥的课堂变的更加丰富多彩,让一节课的容量变的更加充实,也为某些晦涩难懂的章节的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一缕曙光。在选修三氢电子云的讲解时,单从课本的彩图看,极易让学生误解有很多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教师一再纠正也仍会不断出错。多媒体用动画一展示,无需多说,学生一下就能记住。而像选修三电子云的重叠,金属导电、导热、延展性等知识点,多媒体的优势也尽显无遗。

尽管多媒体优点无数,但它也并非所向披靡,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在选修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讲授时,多媒体展示就没有模型来得直观实在。如果教师能用几根柔软的细铁丝,固定住一头,并假设固定端为中心原子,几根铁丝代表带都带负电的价层电子对。让学生自己拿着模型,思考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目为2(即有两根细铁丝的模型)时,两根细铁丝应该以何种角度形成空间构型,才能让排斥作用最小,从而达到稳定结构。简单的模型,因为有学生亲自触摸及思考的亲身体会,定会使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而在选修三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中,多媒体将晶体模型展现得生动形象,但是电脑一关,很多学生会觉得头脑中一片空白。如果与晶体、晶胞模型配合使用,则会相得益彰,如虎添翼。毕竟看得见、摸不着的电脑模型和既能看得见,也能摸得着的实物模型相比较,后者显然更加直观。所以此时多媒体并不占优势。

而化学实验就更不应该用多媒体视频代替。几近完美的下载视频实验演示速度快,图像也不会很清晰,学生没有参与实验的热情和真实感,也没有时间思考仪器安装的先后顺序、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实验失败的原因。视频演示完,即便教师补充得再好,看实验也始终代替不了做实验。因此,多媒体不是万能的。实验该做还得继续做,实物模型该展示还得继续展示。合理使用多媒体,而不滥用多媒体,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之,在苏教版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自身亦应不断学习,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次要转变思想观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确保我们的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科学素养上来。

猜你喜欢

理念实验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做个怪怪长实验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