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小说教学

2016-05-30李春林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小说教学高中语文课堂

李春林

摘要:长久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及封闭式课堂教学的影响造成了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不仅没有按照阅读教学的要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甚至还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利。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语文的小说教学策略,以期对教学实际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小说教学;策略

在高中阶段,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阅读应该是小说这一文体了。但不少学生阅读小说只是看个故事情节,了解一下故事梗概,并且很多同学多名著缺少了解,总喜欢在上课时老师说情节,自己却懒于翻阅原著,不会用方法去析小说,老师布置写鉴赏文章,就更不知从何下手了。因此,如何让学生喜欢去看名著,掌握阅读鉴赏小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课题。目前,高中小说课堂里,大部分教师仍旧是划分段落、讲解层次、分析人物形象,这种单一的讲授模式依旧在继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教师必须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有效变换课堂结构,在教学实践中追求创新,致力于改变教学现状,发掘出积极有效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语文小说课堂的实效性。

一、交流讨论,创造人物形象

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等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小说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采取开放性的方式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深层次理解小说的艺术性。例如,在《一个人的遭遇》教学一课,教师可以先设计几个供学生交流讨论的问题:“你认为小说中的谁才是作者所说的‘一个人?”“你认为索科洛夫在小说中有怎样的遭遇?”“你认为作者想借助于这篇小说表达怎样的情感?”然后鼓励大家积极分组并主动参与到对这三个问题的交流讨论中来。学生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分析在自己心理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索科洛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课堂活跃且高效。

二、环境分析,了解小说的内涵

在小说里面,作者为了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需要借助于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以及肖像等,而这些辅助描写之间通常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不仅要融入到安排并设置小说故事情节的环节,还要融入到描写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环节。而小说里人物性格特征形成的关键因素在于小说的环境,它不仅能够帮助小说的故事情节向前发展,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气氛的渲染作用。一般来说,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小说的课堂上应当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着手。例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文中,鲁四老爷那破旧阴暗的书房,那平淡的“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祝福,鄙视寡妇,以及人与人之间那深刻的冷漠等,共同构成祥林嫂凄惨而黯淡的生活环境,深刻地揭示了悲剧命运必会发生在祥林嫂身上这一严酷的事实。

三、主题深化,掌握小说的外延

小说的灵魂所在就是小说的主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分析一篇小说的主题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仔细分析小说中故事情节的本质、人物的命运等。例如,鲁迅先生的另一篇著名小说《药》,教师可以在讲解《祝福》的过程中穿插讲解。《药》描写了英勇的革命者为了推翻封建制度而牺牲,但他的鲜血竟然成为一种治病的“药”,被贫民华老栓夫妇买去给自己的儿子吃。这是一件发人深省的事,不仅揭示出资本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还刻画出了辛亥革命的革命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这篇小说所描绘的环境都是凄凉的、阴冷的,只是在结尾出现了夏瑜坟上的花环这一亮色,给人们展现了一种希望,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鲁迅先生在《药》与《祝福》中所体现的精神是一样的,即批判现实但从不失望。

四、适当联想,教学生触类旁通

联想,是指为了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由此及彼,暂时将教学的主线中断,有机地开展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联想引入小说作品的背景资料,扩充教材里某一个知识点的含量,朗读跟小说相关的文章,以及穿插相关的自然或科技知识等。在小说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联想手法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小说的兴趣,愉悦他们的学习情感。

五、找准写作点,运用“读--演”技能,让学生领悟、体验写作指向基于创造性阅读视野的写作活动

美国的G?斯坦福曾设计了一系列用于增进阅读理解的“读--演”技术:把你读过的小说改编为一个电视剧本,然后在班级里传阅;给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写一封信,给他一个忠告;设想不同小说中两个人物的一次巧遇;说明你自己最像小说中的哪个人物;设计一个舞蹈来表达故事的主题……“这里的‘演,是指变化、演变、演化。对读物予以改组加工,形诸于体,是表演,而动之于内则是演绎。”小说文体曲折的叙事性和鲜明的形象性,为其“读--演”活动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它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常用的写作活动有:

1、编课本剧,如将《守财奴》、《装在套子里的人》、《项链》等主要以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小说文本改编为课本剧脚本。

2、故事新编,如依据鲁迅小说《祝福》和《故乡》中着力表现祥林嫂和闰土命运与思想性格的有关材料,发挥想象,进行虚构,写一篇祥林嫂与闰土对话的记叙文,800字左右。据说别里科夫到了天上之后,对华连卡姐弟一直耿耿于怀。后来他联络了警官奥楚蔑洛夫,把这事告上了天庭。那么结果会如何呢?请大家发挥想象,写一个完整的故事,字数不限。

基于比较阅读视野的写作指向。可通过不同文本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等方面的比较阅读与鉴赏,来拓宽学生阅读面,提高其鉴赏能力。这种比较有不同小说文本的比较,有同一小说文本的原文与教材删改,节录后的文本比较,有同一小说文本的不同艺术再现形式的比较(如影视、戏剧等超文本与其原作的比较)等。“写作是一种符号性的思维和行为,写作是深度的感知和认识。”以写导读,以读促写,实现“阅读--表现”,“鉴赏--创造”的能力跃迁。

一篇优秀的小说,其内涵是相当丰富的,这为教师提供了宽广的创造空间,只要高中语文教师能够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积极研究高中语文的小说教学策略,就一定能够打造出新颖别致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课堂,从而提高小说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邹群.文本的多元性和教学解读的多元化——关于高中小说教学[J].中文自修(中学版),2008(1).

[2] 黄金炳.例谈小说教学应重视的三个问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4).

猜你喜欢

小说教学高中语文课堂
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