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初中音乐兴趣小组活动

2016-05-30刘慧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小组活动兴趣小组初中音乐

刘慧

摘要: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是在课堂之外为学生开辟的又一音乐教育和艺术实践的天地,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手段,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就音乐兴趣小组活动的做法,谈几点看法,以唤起教师和学校对活动教学的重视和支持。

关键词:初中音乐;兴趣小组;小组活动

音乐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习生活,还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调查表明,在苏北的不少农村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缺乏重视,音乐教学方式过于陈旧,音乐课往往都是语数外科目的“自习课”或是变成“午睡课”,据多数学生反映,音乐课无非就是趴在桌上听听轻音乐,学不到什么知识。新课改要求重视音乐教学,不能只重视音乐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通过音乐进行直观教学的辐射作用。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因此,教师应在以往教学的基础上开展音乐兴趣小组活动,开辟农村音乐教学的新天地。笔者就初中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话题,谈几点看法与同行交流。

一、明确小组活动的重要意义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是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潜能,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和积极参与自己有特长喜爱的项目,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文化生活和音乐艺术修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友爱精神。在活动中,学生会自觉地感受集体协作、相互配合的力量,感受到只有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完善地表达音乐形象,从而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活动,能深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从而更好地开发智力,激发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掌握小组活动的原则要求

音乐兴趣小组具有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参加活动的自愿性和安排活动的多样性等特点。因此,开展活动要遵循的原则是:活动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坚持自愿参与和普及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开展音乐兴趣小组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活动内容要富于教育性和艺术性,适合初中生年龄特征,并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素质。

三、组织小组活动的全面开展

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和知识水平,结合学校实际条件成立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如:合唱队、歌舞队、乐理知识学习班、器乐队等小组。合唱队、歌舞队是学校最常见的、最主要的音乐兴趣小组活动形式,是较容易开展的一项活动,一般学校都具备条件成立,对于条件较好,师资雄厚的中学,开设乐理知识学习班也是很适合的。

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团结学生。兴趣合作小组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合所有学生的智慧,还能使学生的优缺点互补,使活动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活动时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不管是欣赏,还是唱歌,都可以放手任由他们自己讨论、取舍,然后选取最佳方案或答案。如学习“用音乐编织故事”这内容,可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自己推选一名组长,再由组长来组织、分配备人的创作任务,活动前笔者担心七年级的学生是否有这样的组织能力及合作精神,但是最后的结果令笔者大吃一惊:小组长组织得井井有条,同学们的创作出乎意料地好,有的声音创作是笔者根本想不到的,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创造能力非常强。活动后可由教师或音乐科代表组织音乐兴趣小组,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由活动,探究课程要求之外的音乐创作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认知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强的人,而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不是随便就有的,这是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慢慢培养,而初中阶段又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意识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总而言之,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会厌学。兴趣不到“着迷”的程度,就不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兴趣小组要按时开展活动。根据学生的爱好分类成立小组后,定辅导教师,定学习内容、时间、地点,一般不要随意调换,要按时开展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上好音乐教育活动课,以此推动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如:合唱队星期一、星期三活动,歌舞队星期二、星期四活动,乐理知识学习班星期五活动。这样合理安排,要考虑学生身心特点,讲究科学性,每次时间不宜太长。在选材上,合唱队歌曲在考虑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声音特点和实际水平;歌舞队尽量编排一些少年的集体舞、歌伴舞,并注意作品的思想性、趣味性、动作性以及“舞蹈形象”的鲜明、“舞蹈语言”的生动等。乐理要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传授。

四、做好小组活动的真实记录

辅导教师每次活动,对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人数、活动内容、效果如实记录,以便见证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社会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大熔炉,许多学生参加了社区、少年宫、艺术团体等各种音乐学习,教师也应了解到这类信息,定期调查,建立学生音乐学习档案。如:特长爱好、参加何种音乐学习,参加何处何类艺术团体,比赛、活动情况,爱听什么音乐,订阅音乐报刊情况,爱看的音乐书籍等。

总之,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师要组织开展好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要能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活动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音乐小组活动计划。在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让学生发挥特长,张扬青春个性;也要做好对活动过程的反思,力求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得以有效利用,让音乐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开辟出农村音乐课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杨永欣.自主探究性学习[J].培养学习能力的最佳模式.

[2] 徐勇,龚孝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小组活动兴趣小组初中音乐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
小班环境下的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课例分析
职业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数学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形式”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