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能力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培养

2016-05-30宋向阳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想象创新能力生物

宋向阳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人类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都闪耀着人类创新能力的光芒。在生物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新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健康的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能力的环境和氛围。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一直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对学生的奖励也往往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顺从为条件。而对于个别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思维活跃,其言行往往较为独特而偏激,这就使得一些“顽皮”的学生受到压抑甚至打击。久而久之,他们的创新性在这非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中渐渐枯萎。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努力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允许每位学生凭自己的知觉和生活体验来分析判断各种生物的生命现象和本质,允许他们自由地展开讨论,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特别的对那些超常规的意见,常人想不到的问题,必须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

二、启发学生想象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陈规的训练。通过一系列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想象活动,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

例如:做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后,我鼓励学生依据分离原理设计出其他方案。学生提出了不少方案:(1)用汽油做层析液(取材方便);(2)用毛细玻璃管沾些色素提取液立在圆形滤纸中心;(3)在粉笔上做实验(粉笔取代滤纸条)。组织学生对这些设计进行分析、讨论,从中选取可行的方案进行实验,检验是否成功。这样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开启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美国生物学家、课程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首倡的,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学习和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各种潜能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体现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并存且具有严密学术性的创造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来获得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探究奥妙世界的积极态度。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占主要地位。而新课程将以往的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这无论从传统知识的继承到新知识的探索,还是从以往知识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探究知识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主参与的意识,养成“不惟师、不惟书”的积极活跃的思维习惯。将探究学习运用于生物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本领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正如陶行知所说:“要创造,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非用脑不可,手和脑在一起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是相对于集中思维(又称求同思维)的一种形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3大特点,研究表明,创新能力的大小与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同其他学科一样,生物学科中的新观念、新概念和新方法也多得益于发散思维,而标新立异就是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另辟新径,独创己见,所谓八仙过海,红杏出墙,不作统一标准的答案。

生物教师可以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直观展示下,辅以一些生物科学家的发现,或创新事例的介绍,强化创新意识的训练,例如,介绍达尔文,摩尔根和李时珍生平事迹,让学生明白,任何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来之不易。总而言之,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学生的思维要训练,要激活,要深化。当然,这些激活和深化,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另外,创新能力同辩证分析的关系十分密切。仅就思维而言,除了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以外,还应有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等等,其中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五、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辩证思维强调一分为二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才能全面的认识问题,避免片面性。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正面,也要看到反面。例如,在讲授“人类基因组计划”时,教师既要指出它能够造福人类的一面,又要指出它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另一面。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不存在黄种人基因组,白种人基因组之分,一个基因被鉴定,分离,进而被申请专利,等于全人类的这一基因被专利,截止目前为止,美国的相关专利申请就已经达到近万个,欧洲公司也有几千个。这些“人体密码”一旦被商人控制,就成了他们牟取暴利的工具,因为人们不可能不生病,一个人的全部基因休息可以记录在一张光盘上,将来人们去医院看病时带的不是病历卡,而是一张光盘。诊断时,医生先打开光盘,对一些“候选基因”进行检查,即可对症下药。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人类所有的疾病几乎都与基因有关。由于基因检测能轻而易举地推断一个胎儿是否含有缺陷基因,甚至能推断其出生后的智力和容貌是否超众等,这种高技术的优生学对当今的婚姻、生育、家庭等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伦理道德是巨大的冲击,另外,假如未来的雇主,保险公司可像现在验看身份证那样随便去检查个人的基因资料,那些被认为有缺陷的人无疑将受到歧视。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发展。

猜你喜欢

想象创新能力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快乐的想象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第12话 完美生物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