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市旅游人才培养方法纠偏以及方法探究

2016-05-30包久晖

科技风 2016年2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对策

摘 要: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福州,旅游业迅猛发展,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即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就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和人才的缺失进行分析,对专业化建设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解决方案及建议。

关键词:旅游人才;人才培养;对策

一、福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旅行社长期缺乏对人才留人机制问题的重视,从早先的家庭作坊到现在遍地的兼职盛行,甚至于跨界代购。这些种种都影响了民众对这一职业的正确看法,其实旅行社的人才培养是有一定要求的,不是随便授证就能获得的。从一名社会人士到导游,培训期要半年,如果要想成为金牌导游更需要十年培育。所以,要想发展好旅行社,必须树立良好的导游典型。现在的情况如何呢?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13年底,福州地区已获得导游资格证书的人员超过了三万人,获得管理部门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旅行社超过100家。而在这些旅行社中,小型旅行社现有从业人员中持有导游资格证书的员工比例达不到60%。以上这些数据显示一个严峻的问题,旅行社本靠着导游的专业服务获取利润,现如今缺失靠着其他营业外收入在苦苦支撑。

二、福州市旅游人才培养方法缺失原因探究:

(一)旅游人才定位不清晰

“无烟产业”与朝阳产业在我国不断蓬勃发展,其中旅游业更是成为新兴产业。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近几年5A级景区激增,订制旅游与家庭旅游成为热点,可以预见未来的福州是周边省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属于服务类行业,是人才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如果还用老方法进行培养导游,是会被时代所抛弃。现如今正是有人就可以操作旅游,旅游只要有,导游无所谓。

(二)管理层关注点有偏差

旅行社的管理層只关注收入增长,忽略了人才引入渠道以及人才自身素养。特别是近几年,福州成为海西的中心,大量商务客人的涌入带来了极大的旅游商机。以2016全国糖烟酒会为例,众多商家在最后一周才敲定入住酒店事宜而且住宿费用奇高,超过以往任何一届的花费接近20%。导致导游员变为接待员,大部分旅行社匆忙招募了很多的业外人士补充进导游队伍,饮鸩止渴。另外,旅游人才流动性大,这也造成许多企业不愿意花大笔资金去培养专业人才,即便培养了,绝大多数也很快跳槽或者是出国发展。

(三)培养方法简单,人才转换率高

现在的福州,很多旅行社都是一边上班一边培训,对于重点景区的文化知识传导不到位,导游的工作重点由过去的景点知识介绍变成了服务客人。很多导游习惯用百度、搜搜来进行专业知识的临阵磨枪,设想,没有体系化的培训怎么会有好的导游沉淀?另外,经常培训导游如何做好销售,也就是说导游等同于销售,培训重点也变成了常规的销售成功学,所以很多导游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转换到了其他行业的销售岗位工作,间接的为其他行业输送销售人才。如此下来,很多旅行社更不愿对导游进行深度专业的培训,旅行社的人才培养进入到一个怪圈。

三、福州市旅游人才培养方法纠偏

(一)人才定位合理化

旅行社是属于服务行业,所以对于旅行社的导游来说,他们要具备两大方面的才能:

一是是文化常識,所以要加强对导游人员的中国文化历史的深度教育,例如,用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图典》进行系统的教育,教育方式可以多样,利用微信圈进行碎片化培训,同时引入竞争机制,积分机制,让培训变得有趣;

二是专业知识,包括服务能力提升、生存能力培训、演讲能力塑造等等,将专业化知识培训变为定期的思维疏导,既可以让到导游工作稳定下来,又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从业人员。

(二)调整人才管理目标

管理层要从现实入手,改变管理思维,将学习与成长指标作为和经营指标同样重要的指标进行人员业绩考量。从而转化培训重点,减少人才选拔的短视行为,从而实现旅行社综合竞争实力的抬升。

(三)创新培训方式

利用视频进行线上培训,利用景点介绍进行现场督导式培训,利用微信进行语音培训……总之,现在的VR系统已经足以支持人才培训的视像化培训。福州是中国南方都市中最早进行VR试验的城市,建立了中国的VR实验室,旅行社可以与相关机构合作,同时也可以在学校里面建立导游实验室,让导游进行“超时空”的培训,寓教于乐,既可以提升培训质量,又可以提升行业的地位,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旅游人才培养方法的缺失是长期经营目标不正确导致的,我们要正视行业,要尊重导游,建立起新时代的导游培养机制,让导游这个职业在新兴的福州市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国家旅游局,2008,08.

[2] 张铁兵,秦丽.培训是旅游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J].集团经济研究,2006(12Z).

[3]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7(12X):11,15.

[4] 郎玉屏.未来旅游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途径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4(10).

[5] 周大庆.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发展旅游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12.

[6] 姜乃力.高校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措施探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4):32-34.

作者简介:

包久晖(1977-),男,福建屏南人,闽江学院旅游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