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教学研讨

2016-05-30王秋明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王秋明

摘要:优美的音乐不仅能促进人思维的发展,而且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可以培养高尚完美的人,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法,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面对全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如何切实搞好高中音乐教学,提高广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达到新课标中教学效果的要求,是每一个高中音乐教师必须积极认真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教学方法;审美教育

21世纪已经不再允许我们使用过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了,为了适应世界的变化,为了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变化,我们的音乐教学是否也应该发生某些变化呢?当代高中音乐教育存在哪些弊病?我们针对弊病作如何改进?音乐需要天地,天地需要音乐。课堂是传授音乐的最佳的地方,我们战斗在第一线上的老师们让学生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飞翔……

高中音乐课本所选的歌曲一部分可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另一部分可保留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当代优秀歌曲的创作量不大,适合学生演唱曲目更是太少。现有音乐课本的理论等内容过于专业化,使学生不易接受。我们的教育应从单纯的唱走向多元化,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带给我们新的启发。21世纪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切都要以务实求真为基础,我们的音乐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有多少歌曲是现在的学生所喜欢的呢?这也并不是说我们的课本过时了,也不是说让我们的课本完全的改版成通俗歌曲曲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流行歌曲因其大众化正正被更多的非音乐专业的听众所接受。因此,选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到高中音乐课本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对于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应予以保留,虽然这些歌曲离我们的生活渐渐变得遥远。但是,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有必要并且很有必要将传成下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众所周知创作一首流行音乐,再经过包装,它的利润将成倍增长。因此,当今乐坛创作流行音乐的作家却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悲的局面。我们进行高中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了学生,为了提高中学生们的艺术素养。但是,通过填鸭式的方式真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答案是否定的。孩子们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滑稽却又最伤悲的事了。那种先练打节奏,接着唱音符,然后读歌词,最后填歌词的老套教学法以不能再适应如今的音乐教学,老师一本正经的严肃认真的教学恐怕也是收效甚微,机械、呆板的训练方式使如今的渐渐适应快餐文化的孩子们感到厌倦。

因此,音乐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首先,我们的了解音乐是一种怎样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把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的艺术。既然它是听觉艺术,听也就是欣赏才是真正的“主角”。因此,我们的课程教学方向应该逐渐转向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我们开设音乐课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广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正如周淘同志在其《音乐教育改革》中提到的那样“当务之急首先要改变高中学校的音乐教育的结构。改革‘以歌唱为中心,识谱为辅,而代以欣赏、器乐、歌唱三者并重的音乐教育结构。尊重音乐教育艺术是以感受为特征的规律,让学生在课内课外多听民族的乐曲,……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和爱好。特别要注意‘听比唱更重要的规律。”

认识到了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后,我们的老师们应如何改良我们的音乐教学法呢?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1895―1982)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种用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学生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具有以下几点:①综合性;②即兴性;③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④从本土文化出发;⑤适于开端;⑥为所有人。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在现代化的今天,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载有各种教学资料的音像带、视听盘和各种电脑多媒体光盘、课件等软件,已成为教学媒体的主流,成为极具特色的现代音乐教学设施与手段。在现代音乐教学活动中,这些手段与设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育与社会的融会贯通,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其特点为:普及性强,信息量大,形象直观,具有很深的感染力。因此,多媒体的普及带给老师们的应该是教学上的多元化。在信息量猛增的21世纪,老师们的知识和教学法的更新或许才是培养下一代的至关重要的内在的条件。

对学生学习掌握音乐课教学内容程度的评价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特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都将音乐课上的内容按同一要求掌握,特别是要求达到某某水平,势必会挫伤很多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厌恶或恐惧上音乐课。音乐不同于其它人文学科或自然学科,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展现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使学生的心灵随着音乐飞舞。只要学生在音乐课的学习中感受到音乐对心灵的启迪或陶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接触一些人类音乐文化中优秀经典的作品,领略到音乐作品所蕴含的艺术美,那么他的音乐课的学习就是成功的,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

改良当代高中音乐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希望我国全体国民都真真切切的关心我们的下一代,务实或许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途径和方法。在开放式音乐教学中,以审美为核心,用音乐打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作用。在开放式的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古典文化音乐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体现了音乐具有的特点,并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性质与特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教育理论与实践[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信息技术支撑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微课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