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

2016-05-30姜龙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学会数学知识小学生

姜龙

小学数学学习什么?从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开始教学,从一加一开始教学,从九九乘法表开始教学。这些是属于小学数学,但它们只是小部分而已。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小学数学锻炼逻辑和分析能力,小学数学是成长与学习中的必修课。小学生们在不断地成长,他们开始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的学习将伴随他们九年,小学数学则是这九年学习的基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个人观点,我将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关于数学学习的过渡和轻装上阵。

一、过渡

小学数学的学习将会记录学生们成长的点点滴滴,记载学生们曾经无知过,努力过。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从小学数学中获取基础知识,更希望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想。

1、个性过渡。每一个小孩子都是家中的珍宝,家长们宠着,爱着。也正是因为如此,目前小学生们的个性大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小学的学习将这些小学生们聚集在了一起,他们在一起上课、作业、考试,他们一起参加游戏、活动,他们一起回答教师的问题。而往往由于他们个性上的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就增加了他们碰壁的机会。好胜心强的性格让孩子们不惜代价的高额度完成作业,他们开始追求答案、成绩,而忽略了学习、分析的过程,这会导致学生们学而不实的结果。当真正参加考试时,他们就会输的一败涂地,从而再次打击学习数学的信心,甚至影响今后数学的学习。而学生们个性的桀骜不驯,会让他们在团队相处中出现问题,由于数学答案的分歧,他们会争得面红耳赤。小学生们不知道分享,当小伙伴遇到数学问题时,他们不会帮助他人。这些都是当代小学生们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带领学生们走出这些不良影响。学生们有好胜心是好事,但要用对地方。数学学习需要耐心、需要努力,教师们可以开展班级比赛活动,例如比赛计算能力,又或者是数学游戏等,让学生们体会到数学是需要脚踏实地,自己努力得到的答案才是珍贵的。数学教学需要耐心、细心,让学生们在集体中学习数学,让学生们相互之间学习数学,最终让学生们学会团结、友爱、分享与贡献。

2、能力与思想过渡。小学数学是简单基础知识的教学,但它在教育知识的同时,也承担了练就学生们学习能力与思想的责任。在小学生的眼中,数学就是学会一加一,学会乘法表,学会应用题。他们承受着教师们的教育,接收数学知识,并且仅仅是数学知识而已。他们关心的是作业完成了,答对了,考试得高分了。在小学生这个懵懂的年龄,他们没有太多学习的理念,教师们需要在传输知识的同时,传输思想,传递能量。小学生们的记忆力是挺好的,因而在大多数学习的时候,他们选择了记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他们将会慢慢忘记那些记忆中的知识。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们更需要教育学生们掌握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思想与分析。例如在学习植树问题时,学生们记住的是公式“间隔数=棵数-1”,如果遇到“50米的公路要种树苗,每隔5米种一株(两端要种),一共可以种多少株?”的应用题,学生们的思想还不能做及时的转弯。教师们在教学做题时,重要的是思考方式的阐述。从题目到问题,还是从问题到题目。不同的思考方式就有不同的解题方案。小学数学的教学要完成能力与思想的过渡,希望学生们学一题,从而解百题,为今后数学的独立学习奠定基础。

二、轻装上阵

或许是对时代信息的错误意会,或许是家长们与教师们的殷切期望。总之,现在家长和教师对小学生们的学习要求有些拔苗助长。小学数学是基础,相对来说应该更加轻松、愉悦。但是小学生并没有这样觉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压力和重任。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从思想和教学方式与内容上为学生们减压,让他们轻装上阵。

1、思想。现在的小学生背负了太多,有家长的期望,有教师的期许。重重的书包似乎已经将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重重的思想也让他们不堪重负。或许有的人会问,小学生未必知道家长与教师的期望,他们压根没感觉到压力,其实不然,小学生也很敏感。当看到家长看试卷的神色,当听到教师的语重心长,那时他们已经懂得要努力学习知识,要拿一个好成绩,要家长与教师开心。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只是觉得这是应该做的,这是家长与教师希望的。于是他们没有在乎自己的情感,而是选择了一味的学习。教师们需要为学生们卸下这份包袱,让家长还学生们学习的自由,不要给他们思想压力,让自己将那份担心深藏,让学生们为个人学习数学,为生活学习数学。

2、教学方式与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能够轻松解答应用题,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能够在比赛中拿得好名次。透彻醒悟后,我们会发现,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给了学生们许多无形的压力。为了跟上教学进度,教师们会毫不犹豫地开展新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们对某种类型的题有深刻印象,形成答题技巧,教师们会布置稍多的作业。的确,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学生们的感受。没有考虑到他们为什么会落下功课,为什么不会解题,而是一味地用我们总结的解决方式解决问题,是教师们忽略了问题的本身。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让学生们轻装上阵。教学方式和内容要符合他们的年龄与思想,这样才能与学生达成共识,才能让学生们懂得教师的所讲、所教,才能在教学上取得双赢的结果。

当然,学习就是一段环球旅行,我们必须边走边学,教学亦是如此。即使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但当我们最终回忆时,我们会发现这段旅程有苦有甜,有喜有悲,我们会为这份事业而骄傲,为这一生没有碌碌无为而庆幸。

猜你喜欢

学会数学知识小学生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