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2016-05-30肖健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肖健

摘要: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生活的展现、实物的演示、音乐的渲染、画面的呈现,情景的创设等多种手段,把学生带入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具体环境中。与网络资源同互动、共参与,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更能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还原语文学科的生动与活泼,使语文教学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思维更加活跃。这样不仅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化学生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就是强制外加的繁重劳作,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参与度,相反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最终对语文学科彻底失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的首重任务。现代信息技术是科技时代的产物,是新鲜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多彩的屏幕、斑斓的色彩、直观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更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探究。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教学就会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效果,从网上收集优美的桂林山水风光图,制作成精美的视频短片,并配以富有民族特色的背景音乐,从视觉、听觉等感官来带给学生多角度的刺激,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为精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所吸引,在无形中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事物,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以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这样,学生自然就会以愉悦的心情、活跃的思维展开积极的阅读。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师生互动、强化学生主体作用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特别遇到学生感兴趣,新鲜、好奇的事物时,学生的激情、想充分表达的欲望就会得到彰显。例如,教学《七律·长征》时,为了让学生们能更好地了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地歌颂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制作了红军长征时的视频,要求学生围绕“假设我就是一名红军战士,正在长征途中该怎么办的问题”边看边想边思考。当视频结束,全部学生都纷纷兴趣手示意,有的回答义愤、有的回答得激情、有的回答得乐观……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三、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新课改下重要的阅读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想加深学生的理解,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就要想方设法将静止、枯燥的文字转换成学生直观的事物或是场景,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获取丰富而直接的信息,才能将文本与生活结合起来,展开深入的思考,才能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才能将静止的文字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实物与场景,才能让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更深层的含义,以产生更多的不同见解与感受,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如在学习《桥》这一课时,如果只是让学生来阅读文字,学生往往难以体会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浓厚情感。为此,我们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将文中所描绘的景象,所包含的情感转化成真实感人的画面与壮丽雄厚的音乐,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这样更能以此为桥梁,搭建起通往文本的桥梁。学生如临其境,更能深刻地感受与理解,产生浓厚的情感,产生不同的见解,从而更能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水平,使得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这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基本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的丰富,性情的陶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情感并不是教师所能够用语言来传递的,而是需要学生用心去体会去感受的,是自我感悟的结果。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尤其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并不能从教师的语言描述与文本阅读中获取,并不能深刻地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文本转换成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场景与活动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领会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含义,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新课改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如在学习《桥》这一课时,传统的语言讲解与文本阅读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洪水的肆虐,感受到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的光辉形象,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再展开富有感情的阅读与更加深入的思考,更能让学生从朴实的文字、具体的事例中来这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身上高贵的品质与精神,更能让学生从文中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明确信息技术教育永远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当、适度整合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小红.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1).

[2] 纪延伟.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