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16-05-30刘小梅赵吉永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生物学科生物教学

刘小梅 赵吉永

摘要:随着知识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已成为学生所必备的基础学力。为了适应这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教育部提出了在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 鉴于生物学科的特点,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较其他学科有着更为显著的优势.本文从新时期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成因谈起,随后就在生物教学中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物学科;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提出,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的有机统一,已成为新时期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重要标识。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的传授多半是灌输式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状态与全球信息化现状是很不适应的.所以新时期的生物学科作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进行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为生物教学具有鲜明的行业性、技能性,学生更需要及时关注专业知识、技术的更新以及在行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生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新时期的生物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新时期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成因

1、信息意识淡薄。虽然大多数学生对现代信息有着很好的了解,但对起价值与作用知之不多,加上在对学校以生物教学为中心的信息资源不想用、不敢用,所以造成了信息情感和信息意识淡薄。

2、信息知识匮乏。学生不了解生物学科的文献和信息资源,再加上教师对生物学和信息技术的不太了解,造就了学生信息知识比较欠缺。

3、信息技能低下。大部分学生虽然对计算机和网络兴趣浓厚,但却缺乏必要的信息检索技能,不懂得如何熟练运用网络来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缺乏自身信息技能的有效实践和训练,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文献和信息。

4、信息道德堪忧。“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隐秘性等特点”,所以信息网络等现代信息渠道对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产生着巨大的负作用,加强学生信息净化、信息伦理等信息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二、生物学科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理论阐述已经很丰富,但实践应用还不够系统和完善,而针对生物学科的实践研究就更少。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信息技术整合下的生物教学实践探讨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新时期的生物教学要勇于打破传统生物学科模式,分层次、多角度的实现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生物教学在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信息意识。新时期的生物教学可通过精心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讲解、观看演示片等方式,把生物学科融入到学生的生物教育中去,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把如何利用生物教学和信息技术等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接受意识,为信息素养教育深入开展做好铺垫。

2、把生物学科和学生需求的信息需结合起来。生物学科的主体教学应集中安排在专业课全面展开,以适应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课程和培养方向的实际需求。尤其要突出根据学生的个性需要来培养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高效收集和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3、扎实开展学生信息检索技能实践训练。生物学科可以借助生物教学电子阅览室的资源,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来有针对性开设教学,辅之以根据专业特点设计的生物学实例,保证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微机上进行实践和练习,突显生物学科的专业特色和实践特性。同时利用网络资源等服务形式,提升生物教学信息资源的读者利用率,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

4、营建良好的信息素质教育环境。生物教学历来都重视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现在和将来都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保证信息素质教育的可持续进行。如在生物教学通过开展针对病毒等方面的个案讲解,剖析现代信息网络欺诈、网络黑客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加强学生信息道德教育;邀请生物学知名学者、专家来学校开展生物学相关知识讲座,使学生了解相关生物学专业或行业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的同时,了解学者、专家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以此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感,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总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己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生物教学结合生物学科教育对学生所进行的一切服务,都是围绕新时期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与创新能力”而进行的。生物学科的探索与实践,为学生获取继续教育、增强信息素养能力创造了必要条件,为学生成为信息社会出色的终身学习者和未来劳动者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包祖军.从2000-2009年论文统计看我国文检课教学的发展[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3):78.

[2] 祝悦红.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21):240.

[3] 杨旭.生物教学面向行业的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服务新模式[J].生物教学工作研究,2010,20(17):102.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教育生物学科生物教学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论信息素养教育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