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5-30陈亚坤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陈亚坤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从课堂设计、语言运用、教学运用方式方法等几方面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培养学习兴趣成为信心的主要诱因,促进数学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激发

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它是一种具有情感色彩的心理倾向。有了这样的情感倾向学生才会主动的去探求未知事物。只有激起内心的兴趣,学生才会去体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数学课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去研发的课题,以跟上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

因为数学内容学习起来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积极的参加教学实践中的活动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简述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新课导入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人入胜的开始是成功的主要部分,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导言,才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引导学生充满求知兴趣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有限的课堂实践中使学生从课程一开始求知的欲望就被激发出来,让整节课在学生的强烈求知中顺利完成。

二、在竞争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竞争的环境中,教师要想方设法的去创设竞争的环境,引起学生竞争的意识。给学生创设展现自我的机会和互相学习的机会。比如,在一次数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教师把学生按照组分开,两组之间抢答教师出的算式题答案,各做同学分别为自己组加油鼓劲儿,全班同学的学习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新奇的东西存在很强的好奇心,这样教师通过设置有新奇性的问题来刺激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及时的、巧妙地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就能够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促使他们的参与其中。如教师教《乘与除》时,在解决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布置了这样的思考题:老师买了38个橘子吃掉了6个,把剩下的分给4个小朋友,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算式应该怎样列式计算?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争抢回答,结果得出来了要运用括号的结论,并且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再比如,我在教《长方体的周长》一节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物体的周长算法会有所变化。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家要一面靠墙弄一个长4米款米的围栏,需要多少米长的围栏?”问题一出,同学们立即思考起来,有的右手比划、有的互相讨论、有的拿出铅笔画图,最后的出现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再减去靠墙的一面,有的同学还说出可以长靠墙也可以用款来靠墙,围栏的长度会有不同。利用生活情境问题,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课堂的气氛活跃有收效显著。

三、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把游戏引入课堂之中,然后把知识融入娱乐当中,通过小学生们最喜欢的游戏方式来激发学习兴趣和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处于情绪高涨的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并且发展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速算训练中,以击鼓方式进行抢答游戏,龙摆尾式两组抢答,获胜组给小红花鼓励。学生在游戏中一直保持兴奋,慢慢的计算速度就得到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也被激起,更乐于学习数学了。

四、从教学细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过于严肃单纯说教的课堂,学生们很不喜欢。因为只有学生们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中,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课堂上学生积极性被激活,学生的思维才会充分显现出来。通过以下几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第一,教师要从充满情趣的方式方法和设计方案上入手,力求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保持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教师从塑造自身素质入手,运用好自身长处,如幽默感,使学生的学习情趣随时在你掌控中。第三,要与学生融洽相处。是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于和你沟通配合你的教学过程。第四,运用好表扬这一有力工具。经常能听得到激励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这个主体,必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就要给与适当的表扬鼓励。成功能使学生觉得学习使精神上愉快,可以激发学生更高的求知欲。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得,自己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体会成功的乐趣。同时适时给予夸奖式的评价,会让学生学习更加有信心讨论问题更加激烈,课堂情绪就会始终饱满。对学生应多一些表扬,少一些责备和挖苦,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学生才能愉悦接纳你,愉快参与到学习中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不能千篇一律,要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后进生更要多加关照,保护好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这也是要靠平时的鼓励和赞扬给与的。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心情,从而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五、把比喻、故事化用于课堂增加兴趣

小学生对有兴趣的东西和熟悉的东西容易产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善用趣味性十足的比喻,让学生处于学习的氛围之中。如在学习图形认识的时候,教师给长方形取名长长,给正方形取名芳芳,给圆形取名圆圆,然后用讲述故事的语言来叙述长长、芳芳、圆圆的特点。这样让课堂充满故事感,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听的津津有味,记得扎扎实实,学习兴趣不由得被激发。

小学生是最愿意听故事的群体,把故事运用于教学当中,会更加深刻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探究精神。在三年数学上册中,解决问题对于很多学生多成了大难题。后来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将深色难懂的习题故事化,加大童话色彩,学生的学习情绪高了,在故事中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也易于接受了。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就会更加投入的去主动参与和学习。这样老师就要肩负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这一任务完成好了,学习就变成容易的充满乐趣的事情了。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