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2016-05-30张晓卿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张晓卿

摘要: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是否能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小学阶段小学数学产生学困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生源复杂,差异悬殊,兴趣不浓,积极性低,学法不当,缺乏信心,贪玩好动,自控力差,复习预习遇难不究、师生情感不够融洽和家庭教育重视不足等方面,仅管如此,但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一是要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学困生。二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同时,我们要积极采取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一些措施,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存在着学困生的现象,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工作者而言,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健康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他们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和希望,同样是一个家庭的寄托,只有把差生带动起来,我们这个大集体才会更加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部分学困生之所以成绩差,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教学效果,谈一谈小学阶段在数学方面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以及转化学困生的教育教学措施。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兴趣不浓,积极性低。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也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无形中就增加了难度,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因而部分学生就会对数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时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遇到一点困难就不想动脑筋,总有一种依赖老师的心理,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境地,进而成绩越来越差。

2、学法不当,缺乏信心。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有的学困生由于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往往很努力的学习,成绩却总是不理想,这样的学生上课听课效率低,重点抓不住,别人一听就懂的问题,他们就是不明白,做题时也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触类旁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贪玩好动,自控力差。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大部分学困生都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比如,数学作业还没有完成,其他人的玩闹声就早已经把他的注意力吸引了,于是放下作业就和别人一起去玩了;当天的知识没有学明白,以后就又要学习新的知识,长期积累,不明白的知识点越来越多,终于停滞不能向前。况且,数学不像语文,它的前后联系非常紧密,需要系统的学习,所以不进则退。

4、师生情感,不够融洽。现在的教育是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照顾的面面俱到,这时学困生可能就会由于考试、竞争等影响,感觉老师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拖后腿不受老师欢迎,再加上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课堂上更加不与老师积极互动,他们会想你的数学课上得再生动、再好,我也不听,甚至有时会发生言语、动作的冲撞等情况。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几项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困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2、融洽师生情感,提升学困生信任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学生,尤其要爱学困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3、加强语言的艺术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对教师按部就班、枯燥无味的讲课听不进,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为了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学习,我就组织了一个游戏,为自己的学号找位置,还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概念。整个一节课气氛活跃,学困生也情绪高涨,学得很积极。

4、加强渗透与辅导。渗透是指课前渗透,就是为学困生提供预先指导的机会。如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时,我预先提供给学困生一些学具,让他们玩玩,在玩中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找—些特征,在他们的脑子里形成一个初步的周长概念。这样在课中他们不仅能跟上其他同学步伐,甚至还能回答—些也许其他同学还不明白的问题,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辅导是指课后辅导。就是为学困生提供弥补的机会。学困生对知识的接受较慢,对相似的内容容易混淆,记忆力又较差,容易遗忘。因此,课后我总是先批他们的作业,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5、借助集体力量,潜移默化获感染。马卡连柯认为:教师在集体中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要求个人,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并对个人产生影响。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发现一个具有一定学习目的和团结一致的学习集体,能有效地约束学困生的行为,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使学困生的转变产生奇迹般的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合理运用转化策略,充分调动“学困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给他们创造机会,就能使他们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在—系列的活动过程中获得自信,提高学习效率,从而逐步学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