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策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2016-05-30王春芳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礼貌语言表达幼儿

王春芳

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门必修课。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促进幼儿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思维,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训练

1、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幼儿学习语言,与周围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比如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知识,是幼儿语言发展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径。

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周围的事物,能不断丰富语汇。冬天,幼儿接雪花,看雪景,观察雪花形状,知晓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教师适时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白雪像什么呀”?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形容白雪,“像棉花”,“像白糖”,“像厚厚的毯子”等等,不一而足。春天,教师带幼儿种植,让幼儿动手实践,幼儿能从中得到直观印象。带幼儿松土、选种、种植、移植……做每一项工作时,边干边讲,使幼儿知道这种劳动的名称。教师选几种种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异同。幼儿会说:“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桔子瓣”。出苗了,幼儿会观察得更仔细,兴趣会更浓。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实践,不仅丰富了幼儿知识,也陶冶了幼儿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自然界的变化。生活内容的丰富,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增强,会不断充实幼儿知识,同步发展语言能力。

2、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思维能力。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反过来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是注入式多,如何运用和发展幼儿创造思维,涉猎不多。因而在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

幼儿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事物经常保持主动、积极的情绪,动脑筋思索,能够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事物间的联系中初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概括,发展认知能力。同时,多动手、多动脑,既能发展注意力、观察力,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又能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这就需要采取综合教育的手段来达到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目标。

二、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1、多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如:给幼儿讲“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告诉幼儿:“春天到了,大树、天气、人、花、草、小动物呀,都有一些变化。一看到这些变化,就知道春天到了,你们找一找,看一看,春天到了有些什么变化,以后讲给大家听。”幼儿回家之后,仔细观察、查找,当老师讲完故事之后问他们:“除了故事里大树、小草、小动物的变化外,还怎样知道春天到了?”

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判断的内容,亲身的体会,积极地发言。幼儿说:“小燕子飞回来了;青蛙妈妈有宝宝--小蝌蚪了;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春天到了,可以放风筝了。”等等,幼儿列举许许多多他们生活中的经验,得到肯定后会兴趣很高,享受发现的快乐,并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2、多听。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给幼儿积极创设听的环境,途径多种多样。如给幼儿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幼儿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后模仿,想像,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让幼儿多听,能发展幼儿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幼儿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

3、多说。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多与幼儿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有话愿意讲,是培养幼儿语言的又一途径。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与幼儿交谈,能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交谈中,教师和幼儿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幼儿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幼儿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时,应当注意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克服教师说孩子听的教法,摒弃说得好的让他说,说得不好的不让说的做法,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

4、多练。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和正确运用词汇,并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需要让幼儿多练习,重复地练习,逐渐地掌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幼儿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幼儿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注意及时纠正、练习,就能掌握得快,说得好。幼儿会讲出一些不合乎语言结构的话,“老师,我要一本书,小糊涂神”等等,教师及时给予纠正:“老师,我要一本小糊涂神的书”,并让幼儿反复多说几遍,他渐渐就会说了。凡属幼儿用词不当时,老师给予纠正,让幼儿重复练习,能够不断提高规范用语的能力。

三、教幼儿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教育从小抓起,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使用礼貌语言,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培养幼儿的礼貌言行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幼儿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2、教育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会说:“请您帮我……”;受到帮助后,会说:“谢谢”。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意影响到别人时,会主动诚恳地道歉;当别人影响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

3、教育孩子当别人在谈话时,应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地听,不打断别人讲话,不离开,不嫌烦。有急事需要及时谈时,要打招呼。别人向自己提出问题时,要认真地回答。

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大,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要看着对方,不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不骂人等等。

猜你喜欢

礼貌语言表达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当诚实遇上礼貌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小猴买礼貌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暗恋是一种礼貌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