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提升方法探讨

2016-05-30朱振峰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朱振峰

摘要: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这也为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所以,本文就针对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体育兴趣

高中阶段对学生而言,是其生长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四项体能素质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样也是学生经历生理、心理巨大变化的时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期学生的身理、心理特点,好好的利用体育教学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一、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的方法的探讨意义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传统民族体育等种类。体育课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学会团结协作,增强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教师不应该把学习成绩当做学生要做的唯一,要让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健康的快乐的成长。 通过体育运动我们可以强化人们公平竞争的意识;.培养人们团队协作的精神;磨炼人的意志力;还可以培养人们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成功和失败;这些良好的发展观念就是我们不断发展体育、发展体育教学的意义,也是我们想要不断增强高中生对体育兴趣的原因。

二、高中生对体育失去兴趣的原因

1、上课的精气神不够。学生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不集中,态度不严肃,学生上课不喜欢穿运动服与运动鞋,或者常借故请假,抱勉强完成任务的心态做运动,课外活动较少或者根本不参加,这些不好的因素或借口都会将学生与体育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

2、身体素质原因。体育练习是由速度、力量、耐力、灵活性、柔韧性等方面的内容构成的。由于有些学生特别是女生吃得少且少锻炼,如此身体素质比较单薄,难以完成规定动作,长期如此产生恐怕心理,教师对学生要求太严,教学方法形式简单,对学生训斥过多,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不愿和教师积极主动配合练习,从而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

3、学习压力太大,学习占用的时间较多。现在很多学生都面临着各种压力,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身边同学的压力,让这些还未成年的孩子身心俱疲,各种课程作业,各种比赛竞赛,各种比较,各种淘汰,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这样学生就没有时间去锻炼。所以我们应该科学的调配学生学习与锻炼的时间。

4、教学形式太单一或内容太枯燥。对于教育这一块,如果教学方法太落伍,教学形式太死板,内容枯燥乏味单一,多是以简单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没有从更适合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失去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这将给学生身体状态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

三、学生体育兴趣的提升方法

1、思想上的教育。在当前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而忽视体育锻炼的严重现象,以致于不少学生形成只要文化课成绩好,体育成绩不及格也能上大学的极端错误做法与想法。从而使得更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课的兴趣更不高,积极性更差,体育课上与不上都是一样的错误思想,还很可能会影响学生失去锻炼身体的意识。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着重转变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学生对体育课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机会,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功能和体育锻炼在青少年身体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养成自觉的积极的锻炼身体的兴趣。

2、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差别与个性化发展。由于遗传,环境,生理发育,身体素质等个方面的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的内容、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跳高教学中,体质较好的学生,跳高技术掌握快的学生是越跳越有兴趣,但相反那些体质较差的学生,怕苦怕累的学生,怕被学生取笑的学生,怕被教师个别指导的学生,总是站在一旁观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因人而异,对技术好的学生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时:对体质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的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练习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要讽刺挖苦,而是及时的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的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3、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为了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课时应考虑教材的难易程度,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化难为易。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尽可能做到以游戏样式学习为主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对难度大的技术动作尽量做到分解,使其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要求,让学生尽快掌握,然后逐步提高,只有学生快速、高质量地掌握所学技术后,才有可能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坚持“以短促长”的训练模式,提高专项成绩 。从近年来世界优 秀中长跑选手的训练情况看,运动量在减少,总跑距在缩短,且 在生理指标没有相对变化的情况下, 运动成绩却在逐年提高。 究其原因,就是在训练中树立了“以短促长”的训练理念,即在 训练中的跑距短于专项距离,而使平均速度大大提高,且绝对 速度逐渐接近短跑运动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是我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各校体育教学 改革也都正在逐步推进。能否提升高中生的体育兴趣又关系到高中体育教学的成 败,所以探讨如何提升高中生的体育兴趣,不仅是发展体育事 业的题中之义,更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努力的带动学生参加到锻炼当中,为将来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丽萍.浅谈初中女生体育学习动机兴趣的研究及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158-158

[2] 李达伟.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26):118-119

[3] 曹可强.浅析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理念与特征[J].体育科研,200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