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6-05-30林海波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分层设计作业小学数学

林海波

摘要:自我国教育改革以来,对学生的作业问题关注度也逐渐增加。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小学教师都过分依赖教科书,更认为只有多做题才有出路,导致学生的课后作业压力较大。这种作业方式,不仅是设计中存在问题,而且也让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压力,不能有多余的课余时间,导致许多学生在面对作业时产生反感,或者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经常敷衍了事。对于小学生而言,过量的课外作业只会适得其反。本文将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作业分层设计,提高作业的有效率,改正在传统作业中存咋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一、作业分层概述

在小学作业评判中,教师经常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即优、良、中、差。优代表着学生的作业全部正确,且整体作业字迹优美整洁,这类的学生往往接受能力强,且乐于对问题进行解决;良则表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强,但是不稳定,或者存在偏科的情况;中则说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可能存在个别问题,但是整体都可以较好的完成;差则说明学生不能自主的完成作业,甚至在解决问题是经常出错。

二、作业分层原则

1、趣味性原则。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生活,增添作业的趣味性,保证学生在做作业时可以有一定的兴趣。对于作业而言,不一定就只能是固定书面中的知识,也可以是劳动作业,甚至可以将作业规定成一项课外活动。而这中方式的作业,就需要教师较好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改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保持高度的积极性。

2、差异性原则。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一些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掌握;而一些学习由于理解能力和思维性较强,所以又不满足现有的知识。这种差异性,导致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教师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对这种状况进行改善,比如布置一些比较有弹性的作业,按照学生的能力对作业进行布置,一些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对难度较大的作业,进行思考和学习;一些本身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题目,按部就班的增加作业难度,在满足学生需求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不断激发,最终变为主动完成作业。

3、实践性原则。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其结合到抽象的数学知识中,然后在让学生进行解答。同样,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该也增强作业的实际性。适当的对作业的内容进行更改,保证其生活性和兴趣性,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做到动脑、动手的平衡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研究性原则。同样,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在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保证教学内容的现实意义,在作业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学会观察、探讨和交流等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可以对知识进行准确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对其进行应用。

三、作业的形式

对于小学生而言,受到年龄的限制,本身就属于好动的年龄,并且情绪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行为,当学生面对感兴趣的问题时,可能会积极主动的去完成;而面对一些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不会主动的去完成,甚至会不予以理睬。我们在对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学生这种性格,让作业可以的学生的关注。

1、绘画式作业。数学这门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和其他学科有着联系,在现代教学中,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进行提高,并降低其规范,对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的引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美术学科,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绘画来增强自己的数学知识,并对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巩固,让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加开阔。

2、游戏性作业。对于小数学而言,游戏是提高其兴趣的最好方法。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就可以增添游戏内容,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提升。比如“小白兔采蘑菇”和“小熊捡玉米”这类带有趣味性的有效,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完成数学作业,并将计算问题融入到游戏中,真正的做到边学边玩,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计算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

四、作业分层设计的具体要求

1、计算分层。在教学计算时,可以其分层对其进行不同的要求。属于优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方法,还要在生活中可以进行灵活的使用,并对知识进行不断的深入,让其了解跟深层的计算方式;而属于良的学生,可以让其增强计算连续,稳定自身的计算能力;对于差的学生,就可以让其对简单的计算进行连续,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问题解决分层。由于学生的分布层次不同,所以在对问题解决时也会不一样。在对学生的整体能力进行提高时,也可以根据其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优秀的学生而言,可以加强其综合算数的练习,对其解答能力进行提高,并增加题目的开放性,让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而对于良好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做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对自身的计算能力进行提高,并让其学习能力得到稳定;而中等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应该对题目进行认真的审核,并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联系到实际生活,进行分布解答;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就可以多做些简单的题目,并掌握基础的计算知识。

五、优化作业评价

在对作业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不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尊重,在修改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同时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让学生可以感受到鼓励,并给予学生更对的自信,同时对其学习能力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师生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关系。

六、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的设计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而作业设计水平的高低也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优秀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习到新的知识和能力,保证了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对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传统思想进行改善或者摒弃,提高作业的科学性、灵活性,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同时,对自身的素质进行不断的提高,提高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曙东.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0:59.

[2] 张梅.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探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7:83.

[3] 庄志超.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5,63:68.

猜你喜欢

分层设计作业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探索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