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教学改革

2016-05-30於慧

科技风 2016年21期
关键词:公共课毕业生基础

於慧

摘 要:目前计算机技术正在快速的发展当中,并且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需求越来越高。根据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也将计算机基础教育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来看待,但是就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育现状来看,其中暴露出来较多的问题。本文结合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育现状,对应用技术型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

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正在快速的发展当中,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才也成为目前现代企业急需的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通过设置相应的计算机公共课,希望以此来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毕业生整体素养,更好的应对就业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计算机公共课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此来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一、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公開课教学中所暴露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目标定位存在问题

目前社会所需要的高职毕业生,除了对本身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公共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课程设置仍然没有很大的变化,单纯考虑到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在这样的学习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不强,不符合目前社会与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存在缺陷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普遍教学模式还较为落后,仅仅是老师对教材的讲解与学生对课本习题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相对于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公共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并没有得到更新,学生在完成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之后,不能及时的了解社会中新型的计算机知识、企业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方面的要求以及目前所学专业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方面的要求。

(三)相应的实践硬件设施存在不足

一方面,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应用公共课当中,缺少一定的实践设施,电脑和相应软件等相应实践工具都相对落后,导致实践环节不能充分的进行。另一方面,在实践环节的设置方面,由于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知识互不匹配,导致出现实践环节脱节的现象。学生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常常反复的进行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练习以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导致学生逐渐的对计算机公共课失去兴趣,使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整体教育目标不能得到实现。

上述情况,直接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即使能够在计算机公共课堂上完成word文档的编辑、EXCEL表格的编辑、Powerpoint文档的编辑,离开课堂后却又觉得好像什么都还没有学会。毕业时,手里拿着计算机一级证书,真正到用人单位后却不能很快对本职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上手,延长了对新工作的适应期。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教学改革

针对以上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需要高职院校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改变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实现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培养目标,真正提高毕业生整体素质。其具体的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根据实际目标来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置。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并且在相关基础理论的结合下,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以此来适应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在这样的要求下,需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公共课的课程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高职院校需要充分考虑专业能力与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这样的关系,来对课程内容安排的比例进行调整。另外針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来说,也需要根据各专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相应的安排和选择。对于教材内容来说,要兼顾计算机基础应用与职业对计算机基础应用要求,并且能够根据计算技术的发展,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实时更新。

其次,对计算机公共课的授课方式进行改革。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偏低,重点应放在实践上。实践课程的内容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使用上,而应该与时俱进增加一些今后工作中可能用到的专业系统管理软件的使用(简单数据库知识)、PS等基本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办公室小型局域网的组建等这样的内容。在课时限制的情况下,采取慕课等线上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将基础理论的学习放在课外的时间完成,把上课时间全部用来进行实践。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全方面的指导,以此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各项知识。

信息化的社会,企业要持续发展 ,办公网络化越来越普及、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希望计算机教师能够与时俱进,科学的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崔永贞,康红霞.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0(1):204-205.

[2] 孙铁英.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235.

[3] 宋翔.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J].信息技术,2011(3):185-186.

猜你喜欢

公共课毕业生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