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初中科学的学习兴趣

2016-05-30陈晓珍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兴趣培养

陈晓珍

摘要:初中科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包括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内容与日常生活及现代化社会科技发展息息相关,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更加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系,精选的内容都是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初中科学;兴趣;培养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如何使学生对科学学科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教学实践中所做的一些探索,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 精心设问,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激发起他们探究的兴趣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初中学生的理性认识相对而言还比较弱,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学习科学探究一节课的时候,教师一上课首先就向学生出示一只装满水的一次性杯子、一盒回形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

1、看到装满水的一次性杯子和许多回形扣这两样东西,同学们你的大脑里现在产生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可以把它说出来!这样以来就由平常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变成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没有了怕答错的思想压力,所以学生马上就被吸引过来,议论纷纷,勇跃发言。不一会就有同学提出了“为什么往杯子里放回形扣,水会满出来?”;“放几枚回形扣水才会满出来?”等与本节非常关键性的问题。此时便完成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的教学。接下来再进行追问:

2、如何验证你们刚才的猜想是否证确呢?学生这时特别想知道放几枚回形扣水会满出,这时候他们便会强烈要求进行实验,于是就很自然的深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从而完成了第三步“进行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的教学。如此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精心设问,充分地调动了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可以在一种非常轻松快乐的情况下进行科学的学习。不仅增强了对科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自己得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这一知识点,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培养观察兴趣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斯多德讲过一段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一个好的问题,就如投在学生脑海中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科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要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结合教学内容,从生活走近科学,从科学贴近生活,讲课时联系学生熟悉的事例,来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激发求知欲。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索知识,此时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也就处于积极状态,对教学的内容也就容易接受。如在学习动植物的组织时,学生最容易搞错的就是将植物的保护组织与动物的上皮组织混淆。为此可以联系前节课做过的实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所用词语“表皮细胞、上皮细胞”之不同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体温计的时候又可以联系生活中测体温之前都必须要把体温计甩几下,思考这是为什么?结合新闻和媒体报道北方冬天在路面上洒盐来防止结冰这一事件进行相关教学。冬天户外的金属摸上去比木头的要冰进行比热的教学等等。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清楚却并不容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认真观察,不仅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游戏和表演增强体验,开拓学习兴趣

在科学教学中,经常会用计算机。的确多媒体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科学现象,能在最短时间内展示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材料,并且可以突破传统教学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生动的呈现,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提供了充分的认知手段。但如果能采用种种游戏或表演的手段,创设种种真实的语言环境,则更能加强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更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从而吸引学生产生兴趣。使学生的兴趣经久不衰,使科学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背知识点和记忆笔,记学生感到这是一种负担。但如果用表演来巩固所学内容,这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人体的消化系统一节时,我安排学生排练“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游戏,然后让学生在班里进行表演。后来学生在师生互评中写道:“这个表演让我们在娱乐中学习知识,让我们轻松的学习到了知识。这绝对是一个学习的好办法。”“……但这也是我自己选的,因为课代表找不到担任肛门的人,于是我挺身而出,担任了这个任务,却被同学嘲笑。但我知道这是人体重要的器官。”“看了表演后,我的感触颇深。我认为,这样子表演其实可以多几次,这样在玩中学习了,也在学习中玩了,一举两得。是一个不错的项目。而且还可以让我们的记忆更加深刻了,何乐而不为呢!”可见,这样的方式很受学生喜爱,他们觉得学习科学很有趣。根据需要,在科学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游戏和表演的教学方法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活泼好动爱表演、很少有害羞心理,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教师的教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功课的兴趣。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教学游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培养学生持久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探讨。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说过:“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兴趣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有意识地进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内动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达到和实现新教材的编写意图。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兴趣培养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