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隧道建设与设计原则研究

2016-05-30唐海洋

科技风 2016年21期
关键词:铁路隧道设计原则建设

唐海洋

摘 要:在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下,铁路隧道的建设量也逐年增多,与地面施工相比,隧道设计与施工难度更高。本文主要针对铁路隧道建设与设计原則进行分析。

关键词:铁路隧道;建设;设计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活中的各方面都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例如交通。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从这句话中能深切的体会到交通对于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我国在交通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的前沿,尤其是铁路的修建。近年来,我国的铁路遍布全国,但由于地形的千变万化,所以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崇山峻岭。我国铁路隧道的数量和种类非常多多,且修建的难度也很大。本文笔者将简要地叙述铁路隧道的建设及设计原则。

一、铁路隧道的建设理念

要想把铁路隧道建好,最重要的就是要时刻秉持着好的建设理念。好的设计理念不仅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时刻地激励和提醒着设计和施工人员,使他们牢记自己的职责,而且可以使大家团结一心,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只有这样,建设出来的铁路隧道才会更加的坚固。下面将大概地列举几条出色的建设理念:

1)要明确,铁路隧道属于不可逆的工程,一旦修建好将不能再重修或再建,因此一定要将隧道一次性修建好且不留下任何隐患。这就要求所有人员相互配合,对待每个环节都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能大意。

2)隧道在建设过程中是很危险的,所以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地准备,提前预测出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并想好应对措施。其次,也要提前对工程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的内容一定要全面,包括对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的评估、对环境的评估和对进度与成本的评估。总而言之,万事都要准备好,要打有准备的仗。

3)整个施工过程要严格遵循合理工期、合理合同、合理造价和合理的施工方案这四条原则标准。这四条原则既要相互协调又要相互制约,一定要保证总工程建设的合理性。

4)虽然工程不允许出现大的差错,但要求工程一点问题也不出现也是不现实的。所以一定要对工程进行实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小的错误。

二、铁路隧道的设计原则

(一)隧道纵坡设置原则

关于隧道纵坡的设置,需要考虑到四个因素:尽量选择海拔比较高的线路,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和避免灾害的发生;选线时要合理地避开岩层交界面,因为交界面处岩石的上部较软而下部分很硬,在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困难;在降雨量比较高的地区修建时,一定要采用人字坡。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水的排出,对防灾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城市铁路的选线中,要根据深埋来选择,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二)隧道辅助导洞设置原则

通过平导的增设可以解决施工的通风问题;对于降水量高和深溶岩地区,要根据对当地环境的评估来设置泄水洞,合理设置泄水洞可以增大排水量和释能减压;对于通风条件不是很好的地区,可以采用平行双洞射流的通风模型来解决此类问题;分段考虑隧道的通风情况,针对不同分段的通风要求来设计不同的辅助导洞。

(三)支护结构设计原则

支护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几个问题:

工程施工初期的支护要保证强度和硬度充足,这对施工的安全很重要;在围岩较软弱和破碎的地方施工时,首先应按普氏拱理论计算好其压力之后再搭建支护结构;初期支护结构应选用喷网、锁脚锚管、网构钢拱架和纵向连接筋等共同组成永久性的承载结构;针对不同的围岩,应对初期支护结构进行微小的调整来保证其稳定性。当确定结构稳定之后,才能灌注混凝土来进行二次加固,二次加固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其内部可以不设置钢筋;网构钢拱架可以完全取代拱部锚杆,在地层较软弱的地方应取消排水沟的设置;对于地应力高且变形程度大的地段,应设计圆形的轮廓断面作为衬砌。

(四)快速施工原则

隧道的建设应最大程度的实现机械化,在设置了钻孔、裝碴运输、一次衬砌和防水及二次衬砌四条主要作业线之外,还要配置施工通风和注浆防排水两条辅助作业线;此外,还可以采用光面爆破的方法和导洞超前与全断面扩大的工艺,既可以满足减震需求,又可以进一步加快施工速度。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采用无轨运输的方式,通过双洞和射流巷道式通风来实现长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总而言之,铁路的修建不仅可以使国家的交通更为发达,更重要的是可以带动国家经济的大力发展。因此,铁路隧道的建设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笔者在查阅了原有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当今铁路隧道建设的理念及设计原则,结果显示,我国地理位置复杂,铁路隧道的建设难度高,在设计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到各类问题,提升设计工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周跃峰,李传富,宋贵明.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H2S整治措施的探讨[J].隧道建设,2016(10).

[2] 陈远.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常见不足点及解决措施[J].低碳世界,2016(29).

[3] 曹美俊.浅埋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沉降研究[J].山西建筑,2012(05).

[4] 孙昕.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2(09).

[5] 郭陕云.关于我国铁路隧道建设的刍议[J].铁道工程学报,2005(02).

猜你喜欢

铁路隧道设计原则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强度折减法在评价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问题中的应用探讨
铁路隧道开挖施工技术分析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铁路隧道水害问题与整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