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舞蹈专业中民族舞蹈技巧训练的探索

2016-05-30侯丽娟佟无瑕

艺术评鉴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族舞蹈训练技巧

侯丽娟 佟无瑕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有特点,如何更好的在舞蹈中体现这些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以及技术技巧,将是我们在高校舞蹈专业中民族舞蹈技巧训练探索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 民族舞蹈 技巧 训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民族发展的规律不同,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造就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所以就其舞蹈特点而言也就不尽相同了。对于一名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更有效、更系统地掌握民族舞蹈技巧训练的方法就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在探索和学习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能够更准确的把握民族舞蹈中的节奏特点和动律技巧,对全方位提升民族舞蹈技巧的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民族舞蹈技巧的特点

首先,民族舞蹈技巧的训练要先了解舞蹈的民族性。学习一个民族的舞蹈,首先要先了解其民族的风俗文化,它是各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沉淀、积累后所成形的民族精华,也是这个民族生存的根,滋养着这个民族的一代又一代的儿女。我们可以在《辞海》中看到关于民族性进行的一段阐述:“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显示生活,是而民族舞蹈技术技巧就是在这种民族性上的提炼,它不是单一纯粹的技术技巧训练。”各民族之间的区别就要于他们的民族性特征是如果的,我们只在很好的掌握了各民族的特征,才能去理解民族舞蹈中技巧的意义。可见,民族性是民族舞蹈技巧中基础性的特点,舞蹈民族性的学习和掌将是对舞蹈专业学生学习民族舞蹈技巧的基本技能。

其次,民族舞蹈技巧的训练还要了解舞蹈的独特性。艺术作品之所以与产品有着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艺术作品不可复制性,这种不可复制源于其艺术的独特性。而舞蹈艺术正是因为这种艺术的独特性,通过不同的舞蹈的风格、节奏型的不同组合以及各民族不同的韵律特征形成了民族舞蹈的独特性。而民族舞蹈中的“技巧”性是一种更高的民族舞蹈动作的升华,它将民族舞蹈的独特性发挥到了极致,通过长期的技巧训练以及民族舞蹈实践中,让我们在民族舞蹈表演过程中体会角色,感受情感,从而通过人体的优美肢体展现出民族性与风格性。在表演中由于舞蹈技巧的独特性增长了舞蹈的技巧性,也因为舞蹈的技巧性突显出民族舞蹈的独特性,它们既是独立存在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最后,民族舞蹈技巧的训练还要了解舞蹈的风格性。这里所说的风格是指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时代的舞蹈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观点和特征,让人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会根据这种观点和特征把作品归结到它所对应的民族、流派或时代之中。这种风格性具有它所代表的舞蹈意蕴思想,同时它还是历史文化的一种沉积、是当时的时代产物、还是各民族舞蹈中包含的神韵等等。在民族舞蹈技巧训练过程中将舞蹈的这种风格性融入其中,会让我们对各民族舞蹈的文化和韵味有着深层次的体会,并通过我们的肢体语言将这种舞蹈风格性更好的表达出来,只有能够将这种特性与舞蹈技巧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训练,会让我们的民族舞蹈持训练和表演再为生动,这也是继承和发扬民族舞蹈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高校舞蹈专业中民族舞蹈技巧训练的重要性

民族舞蹈的源于人民生活中对事物的模仿,后形成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是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最后升华为一种舞蹈艺术形态,当这种艺术形态逐渐成熟、发展之后,民族舞蹈已经脱离了它最初的模仿形式,而是具有艺术技巧性的艺术形式。所以,“舞蹈的技术技巧的训练,与一般身体锻炼不同,也与体操、杂技、武术的训练有别,因为舞蹈动作必须负载思想、传达感情、塑造性格、呈现风格,为表现作品蕴涵的主题服务。因此,将舞蹈的肢体训练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相联系来训练肢体的表现力。”在舞蹈专业中民族舞蹈学习和表演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其民族舞蹈的风格性的统一之外,还更应注重其舞蹈的本质,即舞蹈的律动性和技巧性,只有将律动性和技巧性与民族舞蹈风格协调统一的配合在一起时才会使这种民族舞蹈更具有美感和意思,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民族舞蹈的学习中,风格性、律动性和技巧性缺一不可。

我们不难发现,在民族舞蹈技巧训练过程中,技术技巧的掌握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与理解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的,但在舞蹈过程中如果将民族风格性体现出来是有一定问题的,我们既然说民族舞蹈是源于人民生活的一种模仿,是否就可以将纯粹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直接融入到舞蹈之中呢?这也是不可取,其一,虽然民族舞蹈是源于各民族人性生活的模仿,但它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过的具有某些民族特性的民族舞蹈。其二,如果简单的将少数民族的生活性舞蹈直接展现出现,就缺少了一种高难度的美感存在了,所以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民族风格性,也是一种艺术升华的,具有民族舞蹈风格特性的一种民族舞蹈风格性。所以我们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要结合着律动特性来逐渐掌握其民族舞蹈的风格性特点。

三、高校舞蹈专业中民族舞蹈教学中对技巧训练的应用

首先,学生在民族舞蹈教学训练过程中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就今天我们的民族舞蹈教学而言,民族舞蹈的技巧性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民间舞蹈再现性的技巧训练,它是在我们不断的训练、加工,科学而系统的进行一种训练体系的完善,形成了我们现在在教学中所教授和训练的一套民族舞蹈技巧训练的体系。这种训练不仅完成了民族舞蹈的继承,同时也在发展民族舞蹈的技术技巧性也更为科学和规范,从而达到了具有一定高度的技巧性训练和具有针对性的节奏训练和动律训练。另外,在民族舞蹈训练过程中,对训练者的肌肉掌握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训练者要对人体各部分的肌肉的了解程度。

其次,学生在民族舞蹈教学训练过程中舞蹈动作的特征性的把握。我们在民族舞蹈技巧过程中强调对身体的软度与力度的技能训练。对软度的训练,我们可以通过对人体韧带的拉伸、对人体肌肉的控制能力的训练,从而加强在民族舞蹈训练过程中的软度的基础训练的目的;而对于舞蹈技巧中的力度训练,我们可以通过对人体的关节、肌肉、韧带等器官的训练来达到我们对舞蹈技巧中的软度的强化训练的目的。在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训练中,只有非常的了解和掌握人体各部位的作用,清楚把握各器官的发力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运动方式,并对其具有较强的掌控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舞蹈中高超的舞蹈技巧性的展示,让舞蹈动作更具稳定性,让民族舞蹈的表现更加完美。

最后,学生在民族舞蹈教学训练过程中舞蹈训练的目的性。“特定风格的体态动律、动作技巧所构成的独具特色的典型性特点,来自于传统的民族内存精神动力,民族民间舞蹈的诙谐幽默、喜庆欢闹的自娱性,折射出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底蕴。”我们在民族舞蹈技巧性训练过程中,对各民族的舞蹈风格的掌握是否合格,特别是在训练过程中如何抓住每一种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并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在课堂中的训练效果,在完善民族舞蹈的技巧训练过程中,要对这一民族舞蹈的风格以及技术和技巧性进行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整理,需要对民族舞蹈中的动作类型、舞蹈动作的特点等舞蹈本身的特点进行整理,除此之外,还要对民族舞蹈中所涉及到的服装、道具、布景等与舞蹈表演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事物也要有所整理,因为舞蹈本身的表现不仅仅只是舞蹈动作本身的表演,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它既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舞蹈特点,也代表着这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3]满运喜.中国民族民间舞基本功技术训练课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1]侯丽娟: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民族舞蹈训练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