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与教学分析

2016-05-30赵蕴洁

艺术评鉴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湖南意义

赵蕴洁

摘要:湖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民族性强、源远流长。将湖南地区的本土民族音乐引入高校音乐课堂,能够促进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能够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民族性。本文探究分析了湖南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和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关键词:湖南 本土音乐文化 高校音乐教学 意义 方法

湖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类型多样、资源丰富、民族性强的湖南地区本土民间音乐文化。本土民间民族音乐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应该在文化保护过程中加以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一方面依靠自然传承,一方面依靠政府部门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挖掘。

一、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纳入本土音乐教育的意义

湖南地区本土音乐文化的演变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本土文化风貌,本土音乐以生动、形象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不同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民俗风情,是湖南民间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湖南地区本土民间音乐继承了当地几千年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传统和精髓,为当地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母源文化”。在本土音乐传承方面,地方高校是重要的传承阵地,高校音乐课堂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湖南地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湖南地区本土音乐在传承过程中,不但担负着历史文化的延续,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精神,影响当地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如果地方高校能在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共享力量,势必会产生来自于两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促进文本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但是,在近些年,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很多传统的、优秀的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已经频临失传,如洞庭渔歌、船工劳动号子等。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乡村规模不断缩小,很多优秀的本土音乐后继无人。年轻学生受到教育背景、教育体系的影响,漠视传统文化,缺乏继承之心。

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地方高校,应该积极承担本土音乐传承和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地方高校教育资源丰富,有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专业的教育和研究平台,还有高水平的实践舞台,能够满足莘莘学子学习民间音乐的日常需求。如果高校师生能够参与到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研究和演出,能够在无形中提升本土音乐文化的地位,实现本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二、本土音乐文化纳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具体实施

(一)本土音乐文化纳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实际困难

本土民间音乐文化纳入当地高校的音乐课堂教学,势必要经历一个过程,从引入到适应,从适应到调整。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和规划,不可能一步到位,特别是在教育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近年来,各类教育改革、教学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在现实操作的过程却发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解决,才能积极推动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一门新课程,其教育和培养的过程是连续的、长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湖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本土民间民族音乐内容丰富,以花瑶山歌为代表。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花瑶山歌内容丰富,曲调婉转动听,有着浓厚的瑶族文化气息。花瑶民歌是湖南地区较为普及的民间音乐,但是将花瑶民歌教学落实到高校课堂并不容易。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育观念的束缚,湖南地区的高等学府乃至国内高校都一直遵循着“一本大纲,一套教案,一张试卷”的教学模式,很难有所突破。

长期以来,高校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一直以“西方音乐中心说”为指导思想,如果要突然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摆脱原有的框架速度并开始新的教学尝试,既要做到符合音乐专业的教学特点,又要兼顾实用性,还有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由此可见,湖南本土音乐文化纳入高校教学任重而道远。高校开展本土音乐教育的内动力有待提高,作为地方性本科高校,在开展本土音乐教育中存在资源、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局限。在加上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绝大多数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墨守成规,创新意识严重不足,导致本土音乐文化很难在教学上取得突破。

(二)解决对策

1.教育观念

教师是湖南地区高校开展本土音乐教育的关键。在教育管理部门的积极倡导下,各大高校先后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和保护活动中,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将本土民间音乐文化纳入课堂教学。很多高校音乐教师开始关注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如花瑶民歌、呜哇山歌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决定了我国的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也应该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并体现文化的多元性。

2.教师培养

本文建议,应该加强高校音乐教师的队伍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应该提高高校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的教学意识,让教师从主观意识上将本土民间音乐列入教学内容,认识到传承文化的责任;其次,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本土音乐文化素养,掌握原汁原味的本土音乐;最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优秀的民间艺人请到高校音乐课堂,激发同学们学习本土音乐的兴趣。

3.内容改变

长期以来,本土音乐教育处在“边缘”位置,现有的音乐教学方案很少涉及本土音乐,关于本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方法都十分落后。鉴于此种情况,必须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积极创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课程,巩固和强化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作为湖南地区的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积极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设置教学内容。既要符合本地高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又要符合文化传承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结语

在本土音乐的传承过程中,地方高校一直都是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但是,地方高校在传承和教学本土音乐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没能积极发挥高校音乐教学对本土音乐传承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本土民间民族音乐对高校音乐反哺作用,在本土教材编写、教学设计等方面没有做出贡献,这种现象急需改善。本文简单介绍并分析本土音乐文化纳入高校教学的意义和措施,希望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天慧,李巧伟.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功能和价值探析——以湖南花鼓戏为例[J].北方音乐,2014,(02).

[2]吴春晖,汪莹,杨艳.民间音乐的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的改革与创新——东莞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J].神州,2014,(18).

[3]廖小芒.湖南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与教学研究[J].文教资料,2014,(17).

[4]杨丽琴.地方高校引入本土音乐的探索与思考——以晋中学院音乐学院为例[J].音乐大观,2014,(04).

[5]胡斌.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世界音乐》教材建设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4,(15).

[6]张乔.学科升格背景下贵州省高校音乐学专业特色化发展模式研究——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个案进行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5,(01).

[7]刘明,杨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乐舞融合教学法的应用:问题与对策——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中国音乐教育,2015,(02).

[8]张宏亮.浅谈地方高校引入本土音乐教育的意义[J].通俗歌曲,2015,(01).

[9]万力.关于声乐课程教学中加强乡土音乐元素的研究[J].艺术品鉴,2015,(08).

[10]彭婷.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非专业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以湖南文理学院非专业学生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8).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教学湖南意义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
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研究
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