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声乐教学中低声部教学的几个常见问题

2016-05-30陈进

艺术评鉴 2016年3期
关键词:音量音色

摘要:低声部教学是声乐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高声部教学有着很多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独特的问题。音色、音量与教学曲目的选择是教学活动中最为常见的问题,有些问题的表相与根源低声部不同于高声部,本文着重论述了这些问题。

关键词:低声部 音色 音量 教学曲目

声乐教学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复杂的教学活动,个中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许多歌唱中运用的生理和物理声学方面的科学规律,在教学中却不能当成指导性的理论加以应用。从世界范围来看学习歌唱的人不少,成才的却不多,从这一点似乎就可反衬出声乐教学的艰难性。

声乐教学在某些方面有类于医学,个体的变化是无穷尽的,没有完全相同的嗓音,歌唱中运用的各个部位及其运动规律又是摸不着看不见,主要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听辩能力,教师的综合修养、经验以及学生的领悟能力来发展学生的歌唱能力,这样就使得教与学两个方面充满了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了嗓音训练的难度。

低声部的嗓音实际指的男中音、男低音、女中音和女低音四个声部,笼统地讲作为低声部的男低音和男中音声部相对于男高音的高亢明亮的声音色彩,一般会呈现出低沉、浑厚而浓重的音色,女中音的声音相对女高音声部音色整体偏暗,宽厚音色浓郁。女低音则有低沉而饱满的音色。

一、音色问题

从技术角度看,声乐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将歌唱者的嗓音共鸣最大限度地调动(调整)出来,即在自然协调的歌唱状态下获得最丰富的共鸣,在这点上无论什么声部目标都是一样的。共鸣主要来自于咽喉等部位,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又是不尽然相同的,这也决定了每个人的音色音质又是独特的。教学中使用的描述性的、解说性的语言充满了个人理解和认识的特征,理论性的“科学”性的论述很难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是最难以进行研究和被量化的。

男中音和男低音声部在19世纪的头25年之前还没有被明确划分开来,男中音这个术语还没有出现,至少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此之前,男低音声部无论其应用音域,戏剧性的要求还是歌剧或清唱剧的角色,都统统被划为男低音,不少在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以及这些亨德尔和莫扎特及其同时代人所创作的角色,都注明是为男低音声部而创作的,但却是及其适合于男中音或者男中低音声部,比如莫扎特最著名的歌剧之一《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主人公费加罗在总谱中标明由Bass来演唱,实际上是由低男中音(Bass-Baritone)甚至是典型的男中音来演唱。以上这些都表明了男中音声部与男低音声部曾经的和现实的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中,男中音学生常常会陷入音色的误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耳听觉与客观效果是有相当距离的。聆听优秀成熟的低声部歌唱家的演唱,本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但他们的演唱中浓郁低沉的音色是经过多年学习和演唱而后形成的“结果性”的声音,如果学生尤其是程度尚浅的学生地分辨不清“因”和“果”的关系,不知道好的声音是如何形成的,不自觉模仿他们的音色,就会在自己的嗓音中不自觉地添加“撑”“压”“做”的毛病。

还有一种情况,唱片中的声音由于加了若干的技术性处理,歌唱家的声音和实际的现场的声音是有相当的距离的,有些歌唱家现场的声音并没有唱片中那么“浓重”“宽厚”和响亮,听唱片分辨不清楚,不能辩证地听,往往会将自己引入歧途。类似的情况在男低音声部也常常出现,过多地利用口腔共鸣与喉部的力量,导致声音“窝”在喉咙里出不来,也是男低音声部较为常见的问题。

女中音的情况则略有不同,因为许多作品中大量的花腔和华彩唱段的存在,加之许多作品的音域并不低,使得许多女中音过多使用头腔共鸣,缺乏稳定的胸腔共鸣支撑,声音单薄、细弱,导致声部音色不足。

低声部歌唱者在学习的初始阶段甚至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嗓音并不能表现出其成熟阶段所具有的音色,这似乎是许多低声部歌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被成为世界第一男中音的美国著名歌唱家谢里尔·米尔恩(Sherrill·Milnes)斯以其雄壮高亢的威尔第式男中音嗓音闻名于世,音量宏大而浓郁,在谈到自己年轻时的学习情况时,“第一次唱《弥赛亚》时声音就像一付而带鼻音的男高音,而他是男中音。”

与米尔恩斯齐名的另一位美国著名的男中音罗伯特·梅里尔(Robert·Merrill)的传记片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年轻时的歌唱家的演唱就如同一个真正的男高音,与后来的艺术成熟时期的歌唱相去甚远。

二、音量问题

音量问题同样困扰许多学习阶段的学生,几乎没有几个人会满意于自己的音量,嗓音较弱、音量不大的人不满意自己的音量,音量足够的人会想让自己唱出更大的音量,唱的更响,甚至老师的引导之下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潜意识里还会有追求音量的冲动。

音量问题是与音色问题是与音色问题相辅相成密切相连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歌唱者找到符合自身条件的恰当的音色时,其音量也会随之呈现出恰当的形态,简单地说,就是音色对了,音量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歌者的呼吸能力及与声带的协调能力日渐加强,音量也会合理地随之增大,这种增强绝非是外力强加在喉部而得到的,如果主动地寻求音量的增大,必然会人为地将力量强加在喉部,产生一系列的毛病。音量与音色是互相作用的,正确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协调不好则会相互削弱。

三、教学曲目的选择问题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声训练后教师通常会布置一定数量的曲目给学生,目的之一是将学生练就的声音安放到作品中。意大利语的作品是最常用的,通常是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又称意大利古典咏叹调(Arie Antiche),是国际上声乐教学的通用的办法,其合理性自不待言。在低声部的教学曲目(包括高音声部)使用中,因为声部类型还有很细致的区分,例如有高男中音(High-Baritone)、低男中音(Bass-baritone)还有典型的男中音,就需要对于所选择的曲目的调性有更为仔细的选择,比如《多幸福赞美你》(《Per la gloria dadorarvi》G·Bononcini曲)男中音的曲谱一般是ЬE大调,但这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男中音,低男中音唱起来就会显得有些“吊”而高男中音用则有些“压”(低),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教师的经验和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了。

声乐艺术是一件比较复杂的艺术实践活动,声乐教学更是涉及到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因素和主客观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前文中所论述的问题,基本上贯穿于声乐学习的始终,既是初始问题也是终极目的之一,需要教与学双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教师的音乐修养、经验、耳朵的敏锐判断力等综合能力是学生歌唱能力进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学生嗓音音色和音量的把控能力和教学曲目的选择体现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从学生方面讲,正确地把握内耳听觉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准确关系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重要方面之一,低声部学生在这几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常常会比预想的要多些,而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进度,并进而影响到其他相关方面的问题。

基金项目: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声乐艺术中声部划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 216号。

参考文献:

[1][美]杰罗姆·汉涅斯.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M].黄伯春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美]理查德·米勒.如何训练男中音、男中低音与男低音[M].陈晓伦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1]陈进: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

猜你喜欢

音量音色
测测你的“音量值”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实用小技巧Windows 10音量调整更智能
解放手机的音量键
全面管理应用程序音量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请放心地扭大音量看电影听音乐吧!Mclntosh Sonus Faber家庭影院套装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