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高效率的练琴

2016-05-30马可

艺术评鉴 2016年3期
关键词:二胡

马可

摘要:高效率的练琴方法是器乐演奏者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借鉴运动心理学在体育界的实践成果,运用运动心理学关于人体感知觉、运动知觉、表象训练等与人体运动息息相关的概念和知识,对如何高效率的练琴进行理论上的梳理,为提高练琴效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二胡 高效率练琴 运动心理学 感知觉 表象训练

二胡演奏是一门技巧性极强的艺术,艰苦反复的练习必然成为二胡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正确理论和方法的引导,只是在做反复的机械运动,反而会巩固错误,甚至形成一些难以调整的坏习惯。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它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经过研读与实践,笔者发现,二胡演奏中的心理活动与运动心理学中的很多理论不谋而和,利用它可以指导二胡演奏实践过程的高效率练琴。本文是笔者在学习的基础上经过长年的不懈努力的探索和研究,结合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将二胡演奏过程的高效率的练琴总结出来,为提高练琴效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运动活动中感觉系统的应用与高效率练琴的关系

根据运动心理学理论,人类在运动时会开启感觉、知觉系统,感觉是感受器及对应的神经系统从外界环境中接受和表征刺激信息的过程;知觉则是对感觉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感觉发生在前,知觉发生在后。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延续。

运动活动中的感觉包含动觉、视觉、听觉、触压觉、平衡觉。对于同样有着肢体运动的二胡演奏来说,动觉、听觉、触压觉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二胡演奏中的动觉

动觉也称运动觉或本体感觉,它负责将身体运动的信息传入大脑,使个体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有所觉知。当我们学习新的乐曲时,随着音乐的演奏,左手手指会有指序变化、力度变化,左手手臂会根据音乐的需要配合换把运动、力量支撑。右手手指控制琴弓、右手大臂小臂配合运动、增减力度。上半身肢体会根据音乐律动而配合上下、左右、前后运动,气息也会根据音乐情绪急缓粗细的变化。所有有关演奏时运用的肢体运动都是动觉。因此,作为演奏者必须对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有明确而深刻的体会,如此才能使动觉信息植根于内心,也是动觉逐渐升级为运动知觉的前提。

(二)二胡演奏中的听觉

听觉是通过耳朵、听传入神经和听觉中枢对频率约为20—20000Hz的声音刺激产生的感觉。在二胡演奏过程中,听觉从始至终贯穿在演奏过程里,并且起到对所演奏音乐进行听辨、反馈和校正作用。因此,听觉对于演奏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能力,它与演奏中的动觉息息相关,两者互为基础,互相起到指导作用。

(三)二胡演奏中的触压觉

触压觉是指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压力梯度)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分为触觉和压觉两种。外界刺激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轻微变形,引起的感觉叫做触觉;使皮肤明显变形,引起的感觉叫做压觉。触压觉常简称为触觉。无论是在体育界的持械运动项目中,还是在音乐界器乐表演的领域中,触压觉都是非常重要的感觉。二胡演奏员的触压觉在左手指尖和右手持弓的皮肤接触面上,竹笛演奏员则在双手指肚及嘴唇上。因此可见,触压觉的运用是无处不在的,它的敏感性需要经过长期的用心体会与专项训练才能够提高。例如二胡演奏中的音准控制,左手手指按压琴弦的压力是决定音准的因素之一,多一分压力便高、少一分则低,此时触压觉在这里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专业的二胡演奏员对手指触压觉的训练是通过手指触弦(动觉)得到的音响效果,经过听觉的辨别校正而得到提高的。经过不断的试误纠正,有了正确的触弦力度及控制力,从而形成敏感的触压觉。触压觉敏感度越高,差别阈限越小(差别阈限是刚刚能够辨别出的两个刺激强度的最小差异量,即辨别两个强度不同的刺激所需要的,也称最小可觉差)。

高度重视对二胡演奏中动觉、听觉、触压觉的敏感度的认知,科学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提高练琴效率。只有将感觉明确之后,知觉才能对感觉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从而进行反馈和纠正。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敏感度的不断提高是高效率练琴的必要条件。

运动活动中的知觉包含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专门化知觉。运动分析器的感受器分布在肌腱和韧带中的感觉神经末梢。机体活动时,这些感受器受到牵拉,产生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递到大脑运动中枢,产生对自身机体运动的知觉。运动形态(身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运动幅度(动作大小)、空间位置和方向(身体倾斜或倒立、跳水、游泳、体操等运动项目中包含)、运动时间(动作的持续时间、长短间隔、转换速度以及时间节奏等)都是运动知觉的内容。在二胡演奏时,身体的运动通常有左手按弦动作、下指力度、速度、换把力度、速度;右手运弓力度、运行速度;身体上下、左右、前后运动及幅度;呼吸速度、呼吸幅度等;这些动觉信息都会传达至大脑形成知觉,再由大脑作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继而可以进行调节改正。因此要同时感知如此复杂的多重运动信息并能正确分析,同时做出准确的反馈是演奏者高效率练琴的关键。正确知觉自身的运动往往比正确知觉一个外界物体的运动更困难。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二胡演奏学习过程中,运动知觉常常“不见了”。经常遇到学生在演奏时,对自身演奏动作所达到的效果并不是完全能够感知,处于无意识演奏状态。例如对自己左手换把过程力度过大、音不准、右手运弓路径不平、呼吸与乐句气口不配套等问题都感知不到。问题出在演奏者并没有重视感觉与知觉的关系,由于长时间的练琴,机体运动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动作重复,而不是通过动觉、听觉、触压觉综合转化为知觉,这样便造成了演奏者对自身机体运动无知觉、无体会,形成一种动作自动化演奏方式。无知觉无体会的重复只会导致错误动作走样或动作变形,形成错误的练习记忆,事倍功半,因此多练无益。

二胡演奏活动中感知觉系统的激活应用,是高效率练琴的必要条件。只有在练琴时将感觉系统中所有的感觉信息进行清晰明确的感受,才能够得到正确敏感的知觉信息,形成整体的感性形象。优秀演奏者的高效率练琴是演奏时产生的动觉、听觉、触压觉等等感觉转化为运动知觉后,并对其进行监督和不断修正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模式指导练琴。

二、表象训练在高效率练琴中的运用

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领域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机能训练,被视为心理机能的核心环节。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机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过程。表象训练是一种心理演练,是对某种行为进行心理练习。据悉国家羽毛球队就对运动员们做过表象训练的实验。将运动员分为两组,一组训练时间为每天8小时,另一组训练时间为每天4小时,另外4小时进行表象训练。最终结果,每天训练8小时的运动员成绩并没有每天训练4小时,加表象训练4小时的好。原因在于8小时训练的运动员在前4小时,运动动作、体力等各方面机能还可以跟上训练要求,后4小时随着体能状态逐渐下降,他们的运动动作与实际目标要求不匹配,逐渐形成了错误的动作模式,并且随着动作的不到位而对心理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训练效果便事倍功半。而另一组,用4小时训练正确的运动动作,用4小时通过表现训练,回忆正确动作的过程,利用和运动有关的各种表象的反馈信息,对运动技能的认知因素进行编码和复习。如此便可以排除错误动作,熟悉正确动作的过程,预见动作的结果。由此看来,我们的高效率练琴的着重点在于头脑的思考,是练琴过程中头脑(表象训练)的参与,而不是时间的堆砌。“……要培养的是头脑而不是手指……”瓦尔特·基斯津在《我是这样成为钢琴家的》一书中这样写到。

在练琴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内部表象,即以内心体验的形式,表象自己正在做各种动作。内部表象以内部知觉为基础,感受自己的运动操作活动。在我们进行演奏之前,演奏者就要根据以往练习的经验,调动起所有的感知觉信息,让自身的神经系统有意识的控制身体各部位,对将要进行的演奏动作进行预先设想。包括左手按弦动作、下指力度、速度、换把力度、速度;右手运弓力度、运行速度;身体上下、左右、前后运动及幅度;呼吸速度、呼吸幅度等。当奏出声音的那一瞬间,各个肢体器官配合到位,便基本可以达到演奏者想要的声音要求。这样的练习方法可以让演奏者熟知表象训练过程发出的指令是否与实施的技术状态相符。当技术动作达到了指令的要求,那么就形成了正确的动作记忆。每一次的练习都是加深头脑发出指令和技术动作配合的运动,最终达到统一。当预先设想变为一种习惯,技术动作会自动反应曾练习过的最佳技术状态,如此一来练琴的效率将会提高,错误率会降低。

综上所述,器乐演奏者的练琴过程涉及到人的动觉、听觉、触压觉等感觉系统,当它们综合转化为运动知觉后,演奏者在头脑中通过抽象和概括的方法,会形成运动技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加以表象训练的辅助,通过心、脑、手、肢体、气息、情绪等各方面的配合,使演奏者技术动作可以完全达到自身的内心表达。同时借助运动心理学的理论来说明如何高效率练琴,也是一种学习的正迁移,用科学证明的实例,强调练琴当中感知觉的重要性,阐明用脑练琴的方式方法。以期为二胡教育事业贡献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而使广大二胡学习者早认知、早受益,打牢基础,优化学习土壤。

参考文献:

[1]张力为.中国运动员奥运夺冠经典案例心理分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黄希庭,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英]LewHardy,GrahamJones,DanielGould.运动心理准备的理论与实践[M].宋湘勤,殷恒婵,马强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5]董文梅,毛振明.体育学理之探究——关于运动技能教学的原理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洞腔随想二胡独奏
思乡(二胡短曲)
一把二胡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
二胡演奏中左手固定手型的三个阶段
我学会了拉二胡
关于二胡教材编写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老头子的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