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社区舞蹈文化的发展初探

2016-05-30何甲麒

艺术评鉴 2016年3期
关键词:积极意义发展途径

何甲麒

摘要:近年来,在文化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下,社区文化发展也是如火如荼。而舞蹈作为一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更是社区文化发展的主力军。作为舞蹈艺术工作者来说,则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思考和研究,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鉴于此,本文从社区舞蹈文化的发展意义谈起,就具体的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社区舞蹈文化 积极意义 发展途径

一、社区舞蹈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生理和情感作用

伴随着物质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更多的人都开始关注自身的生理和情感状况。而舞蹈则在这两方面有着特殊的功效。从生理方面来看,舞蹈是一种以肢体律动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艺术,在舞蹈活动中,必然会使人体得到有效的锻炼。而这也是当代人十分缺乏的。当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平时难有时间进行身体锻炼,社区舞蹈活动可以说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从情感方面来说,正所谓“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以看出,早在中国古代,舞蹈就被视为是最佳的情感抒发方式,其通过对个人情绪的表达和释放,获得愉悦身心、美化心灵的积极作用。

(二)认知和教化功能

舞蹈艺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社会文化综合体,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认知和教化功能,这也是其能够为广大群众所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舞蹈欣赏、舞蹈表演等活动,能够使人们从中获得深刻的感悟和认识,树立起真善美的追求。比如一些爱国题材的舞蹈,能够让欣赏者和表演者获得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效果,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难以企及的。每当舞蹈中传递出一些思想方面的内容时,欣赏者和表演者都会自觉主动的去对照自身,并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实现个人的和谐发展。

(三)社会文化功能

伴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的单位人逐渐变为了社会人。而社区正是整个社会最基层的组织。因为社区居民很多都不再是同一个单位的职工,加之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所以人际关系变得较为冷漠。而通过社区舞蹈活动的开展,则等于给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交往的平台,让人们获得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整个社区的凝聚力也会因此而提升,有利于社区和地区的和睦和稳定。

二、新时期下社区舞蹈文化发展的途径

(一)建立专业的组织机构

从目前开展的社区舞蹈活动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举办的,一种则是社区舞蹈团体举办的。而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全面负责相关事宜。比如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一些舞蹈进社区活动,通常都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与之相对接,往往是社区工作人员这一“外行”来协助活动开展,使活动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又比如社区舞蹈团体,因为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所以在遇到场地、设施等方面的困难时往往会捉襟见肘,有时候还会因此而产生冲突。所以说,要想更好的推进社区舞蹈文化的发展,首要做的就是建立起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外负责对接,对内负责管理,成为社区舞蹈文化活动的大本营,彻底改变之前无人管理的局面。

(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社区舞蹈文化的发展,是需要以多方面的资源为保障的,如场地、设施等硬件资源和人才等软件资源。资源越丰富,社区舞蹈文化的发展基础也就越雄厚。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软硬件资源还是较为匮乏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予以良好的开发和利用。比如场地和设施等硬件资源。这是困扰社区舞蹈活动开展的一个普遍问题,与其一味的等待政府和相关部门予以解决,不如自身积极主动的想办法。比如每一个社区及周边都有一所或多所中小学。学校的操场、音乐厅等在晚间是较为空闲的,而这正是社区舞蹈活动开展的时间。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合理的时间差,对此就可以与对方积极的协商。在设施方面,除了积极争取政府和社区的资金支持外,还应该变为输血为造血,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比如可以和社区周边的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积极的联系,以冠名、定期专场演出等形式争取到一定的资金等,这对于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又比如人才等软件资源。社区舞蹈文化的蓬勃开展,对专业舞蹈人才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此可以和地方高校的音乐院系开展合作,由他们定期委派学生或教师担任专业指导。也可以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邀请一些亲朋好友中从事舞蹈工作的人才加入其中。所以说,在政府和社区资源支持有限的情况下,社区舞蹈团体不能再一味的等、靠、要,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有效的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保证舞蹈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实施社区舞蹈教育

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看,凡是舞蹈文化发展较好的社区,必然有着完善的社区舞蹈教育体系,通过各种舞蹈教育的开展,能够实现舞蹈活动参与者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参与者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具体来说,社区舞蹈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开展:一是聘请专业舞蹈教师。如群艺馆的舞蹈教师、社区内退休或在职的舞蹈教师、社会舞蹈培训机构的舞蹈教师等,开展长期、系统的舞蹈教育,并予以适当的经济报酬。二是与地方高校开展积极的合作活动。地方高校的音乐院系,正是一个地区专业舞蹈人才的聚集地,理应在社区舞蹈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一点已经有高校做出了尝试。如沈阳音乐学院就与学院周边的莱茵河社区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学校在社区内建立艺术培训机构,帮助社区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并以此为基础面向全社会招生,以实现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这就是一种双赢的合作形式,既满足了社区舞蹈教育的需要,同时又使舞蹈专业的学生得到了充分锻炼,缓解了他们的就业压力。此外,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社区舞蹈团体交流活动,获得取长补短的效果。可以看出,社区舞蹈教育直接关系到社区舞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四)打造社区舞蹈文化品牌

品牌是一个名称和符号,也是区分于同类产品或竞争者最为明显的标志。在社区舞蹈文化发展中,也要树立起一种品牌意识,获得多方面的积极价值和意义。比如在经济方面,如果形成了精品品牌,社区舞蹈团体的受关注程度就会得到空前的提升,形成了一个经济利益增长点,由此换来更丰厚的经济收益。比如在舞蹈文化氛围方面。品牌的树立,能够形成积极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社区群众参与到其中。这一点也是有着鲜明例证的。比如唐山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俏夕阳舞蹈队,先后参加了春晚和《中国达人秀》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节目,并迅速为全国观众所熟知。随后,羚锐制药就邀请该舞蹈队作为形象代言人,并在当地掀起了一股舞蹈热潮。北京门头沟区的农民踢踏舞队,在登上春晚舞台后也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先后有多个地区或单位邀请他们前去演出,同时也成立了门头沟踢踏舞培训中心。可以看出,一个舞蹈品牌的树立,能够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为舞蹈社团的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具体的品牌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从本地文化出发,力求打造出富含地方特的舞蹈品牌。这也是下一步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所在。

综上所述,随着社区舞蹈文化的日益发展,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2015年末,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也提出:“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正是对新时期下社区舞蹈文化发展的新需求。作为舞蹈艺术工作者来说,理应对社区舞蹈有充分的关注,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从理论角度对其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也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当代社区舞蹈文化一定能够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澜.文化馆如何引导社区舞蹈文化的开展[J].大舞台,2011,(03).

[2]吕新江,王文霞.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提高社区建设品位[J].理论界,2007,(01).

[3]贾书梅.基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0,(15).

[4]高洁.浅谈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J].戏剧之家,2009,(01).

猜你喜欢

积极意义发展途径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策略
管理沟通应用对企业业绩的积极意义
我国内陆地区口岸发展现状、成效与途径
少林武术发展途径及建议
探析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途径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贵州布依傩戏传承发展研究
试论乔姆斯基语言天赋论的可行性及其面对的质疑
山西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新中式”景观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