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金铁霖教授的“阶段性理论”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

2016-05-30解猛

艺术评鉴 2016年3期
关键词:声乐学习阶段性应用研究

解猛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提出的声乐学习的阶段性理论,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提出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金铁霖教授提出的三个阶段理论来指导声乐学习。突出声乐学习的循序渐进性规律,旨在帮助声乐初学者树立正确的歌唱意识和建立科学的歌唱状态, 希望本文能够对学习声乐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和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金铁霖 声乐学习 阶段性 应用研究

金铁霖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他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声乐表演艺术家和声乐教育家。他以科学性为基础,以开拓创新为手段,融汇古今中外声乐理论的优秀成果,为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并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民族气质、民族神韵、民族审美与时代特征的教学体系。

一、金铁霖教授的“阶段性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声乐学习中的阶段性

我们都知道声乐学习是分阶段的,任何无视声乐学习阶段性规律的教师或学生都无法使声乐学习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常常看到一些声乐教师不顾学生的现有水平,一味地练那些难度较大,学生力不能及的歌曲。结果导致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恶性循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关于声乐学习的阶段性理论主要有以下观点:金铁霖教授把声乐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没有系统学习声乐之前的自然阶段,进行系统的声乐训练过程中的不自然阶段以及通过训练达到新的科学的自然阶段。目的是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最终达到声乐艺术的高峰。

(二)金铁霖教授的“阶段性理论”

金铁霖教授把学习声乐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自然阶段、不自然阶段、新的自然阶段,这些阶段几乎是所有的声乐学习者都会遇到的,只是在某个阶段存在的时间长短上有所不同。接下来分别简要介绍一下各个阶段:

1.自然阶段

一个没受到正规的声乐训练的歌唱演员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歌唱,随心所欲没有任何负担,甚至有些嗓音条件比较好的人唱的比专业歌唱演员还好,受到观众的欢迎。这个阶段的歌唱演员通过模仿某一位歌唱家的演唱,或根据自己的歌唱感觉建立起第一个平衡,往往不太考虑歌唱的技巧与方法,没有接触系统的声乐学习,这个阶段被称为自然阶段。

2.不自然阶段

当一位喜爱歌唱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声乐学习时,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气息不深、发声没有位置、喉咙打不开等等。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这些问题时,就会感到和以往的歌唱状态不一样,破坏第一个阶段的平衡。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很别扭、唱得没有以前自如了,甚至连一首简单的歌都唱不好了,此时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不自然阶段。而我们的声乐学习过程就是克服这些不自然的过程,我们要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尽量缩短这个不自然阶段的时间,建立另一个新的平衡,即新的自然阶段。

3.新的自然阶段

这里所说的新的自然阶段,就是把掌握的歌唱方法自如地运用到歌唱当中,融入到作品当中,歌唱的时候让别人听不到你在用方法而只是在歌唱、在诉说。金铁霖教授称这个阶段为科学的自然阶段。这个时候你已经有能力根据作品的要求得心应手地从各种类型、风格色彩的需要出发来演唱,来表现音乐抒发情感了。

(三)“阶段性理论”在声乐学习中的意义

宋代著名学者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曾说“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然而,任何学问或技能的形成企图一蹴而就便能够成就伟业的人只是白日做梦罢了。世界上没有哪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学者能在短期内使他们的事业一蹴而就。学习声乐同样也是如此,任何妄想速成的人最终都不能达到声乐艺术的高峰,就像登山一样,越往高处越需要耐心和毅力。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是直线式的上升或下降,而是曲折式的前进。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歌唱状态不稳定的现象,所以我们要明确声乐学习的阶段,用它来指导声乐学习,既不盲目拔高也不停滞不前。这就需要声乐教师明确学生所处的阶段,合理地给学生提出要求,一步一个台阶地往前走,最终达到声乐艺术的高峰。

二、如何正确运用金铁霖教授的“阶段性理论”

(一)自然阶段注重兴趣培养

处在自然阶段的学生或一些声乐爱好者,在这一阶段往往没有接触过系统的声乐训练,主要以真声演唱,到了高音区很难唱出声音。即便唱出来也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像喊叫一样。

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对歌唱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越是对一件事情充满兴趣,便越愿意在这方面付出努力。声乐学习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你要一遍一遍地去练习音阶,一首歌可能要唱上百遍。如果你没有相当大的兴趣和毅力便不能胜任,我们往往只看到歌唱家们在舞台上的潇洒,却很少看到他们为之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说过,任何希望从事声乐事业的人都需要八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而对于那些已经闻名中外的歌唱家而言,学习则是一生的事。那如何培养对声乐的兴趣呢?其实很简单,需要你广泛地聆听声乐作品,欣赏歌唱家的演唱,有条件可以去听听音乐会。在欣赏不同的作品过程中你会逐渐被声乐艺术的魅力所折服、所陶醉,并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有条件的话可以学学乐理和试唱,或者器乐舞蹈等相关学科,很多歌唱家都有一些这样的特长,因为掌握这些会对声乐的学习起到无形的帮助作用。

(二)不自然阶段重点解决发声问题

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系统地接受声乐训练,声乐教师会调整你的歌唱方法,使你的气息、位置、共鸣状态发生新的变化。这就打破了你原来的平衡,再加上人为的紧张,你会感觉到唱起来不那么自然,甚至突然觉得没以前唱的舒服了。金铁霖教授把这个阶段称为不自然阶段,这个阶段每个学生都要经历,不能跨越,区别只是时间的长短。教师在这个阶段的责任就是采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地缩短这个不自然的过程,使学生的歌唱状态尽快达到新的平衡。

要顺利度过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这个阶段的练习重点是解决发声问题,也就是打造自身这件“乐器”的过程,所有的声乐训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快使不自然达到新的科学的自然。笔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只要做到心理状态和肌体状态稳定,就可以顺利通过这个不自然的阶段,关于这部分的论述在第三节应用部分会详细叙述。

(三)新的自然阶段不断提高艺术修养

学习声乐的学生经过严格系统的声乐训练,熟练地掌握了歌唱的技巧,并能够自如地表达作品感情,使科学的发声方法自然地融汇在艺术作品中,唱歌时以注重感情和曲作者情绪的表达为基础,这一时期就说明歌者已经达到了第二个自然阶段,即新的科学的自然阶段。艺无止境,即便处在这个阶段仍然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这时候更要注重自身的音乐修养和技巧的完善,否则会止步不前或者倒退。

金铁霖教授提出的培养声乐表演人才的七字标准“声、情、字、味、表、养、象”中把声乐演员的修养也列在其中,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歌唱演员自身修养的提高会促进其对声乐作品的把握和理解的深度,并影响其声乐事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对于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或歌唱演员较少受发声技巧的束缚,需要的是提高自己的修养,更加完美地去表现作品。因此,在歌唱中要善于用脑,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忽略这个问题势必会影响你歌唱事业的发展。

三、金铁霖教授的“阶段性理论”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

(一)培养正确的心理状态

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歌唱心理状态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首先,作为学生在课堂上要保持心平气和、感情投入地去歌唱。作为教师则要循循善诱,多鼓励少批评,即使学生一时状态不好也不要做过多的指责,可以换一种方法去引导学生。在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时,要更好地把歌唱水平向更高层次提高,这样对形成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建立正确的肌体状态

对于初学者建立正确的肌体状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正确的肌体状态包括:正确的站立姿势、正确的口腔状态、正确的呼吸状态等。这是声乐学习的基础,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声乐学习很难顺利进行。

1.正确的站立姿势

这是一个常被学生忽视的问题,笔者见过的很多学生包括笔者本人也很少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以至于形成一种错误的站姿,如低头、仰脸、弯腿、鼓肚、伸脖子、手脚打拍子等等。这些姿势既不雅观又影响气息的畅通和发声的顺畅,导致发声上的挤卡、声音抖动等错误的发声状态。人们常说“呼吸是歌唱的源泉,姿势是呼吸的源泉。”所以对于初学者,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歌唱的第一步。

2.正确的口腔状态

口腔状态的正确至关重要。因为口腔连接咽腔和喉腔,是唯一可以自如活动的腔体,口腔打不开会影响咽腔和喉腔的状态,以至于影响你的歌唱状态。对于发声方法错误的学生他的口腔状态一定也是错误的,观察歌唱家演唱时的口腔状态一定是打开的。体会正确的口腔状态可以尝试做以下练习:嘴唇微闭感觉口里像含着一个核桃一样,注意舌头平放并且舌尖抵着下齿龈,软腭像个软桥一样隆起,这时你的喉结一定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而此时的喉咙也是打开的,这就是正确的口腔状态,简称“口空喉松”。

3.正确的呼吸状态

呼吸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简单的,但对于歌唱来说却是最不容易掌握的也是最关键的。关于呼吸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只提声乐界普遍认为较好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它的优点可概括为:吸气深、速度快、容量大、控制好、弹性强、有明显的呼吸支点,符合自然的生理机制规律。所以,处在不自然阶段的学生一定好好体会正确的呼吸状态,做到“意守丹田”,每次呼吸都能感觉到腰腹的扩张,练习一段时间后便会达到科学自然的呼吸状态,即感觉是在用腹腔呼吸而不是口鼻。

学习声乐本身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所有的声乐学习理论其实也并不复杂,不仅是阶段性的学习也是成才,从基础技能的打开喉咙、气沉丹田、声灌脑海(高位置)、吐字清晰、饱含深情,到模仿学习,直至延展的知识沉淀后的二度创作。可以说学艺之路不仅从兴趣出发,还需要我们艺无止境,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以声乐发展之路,需要我们每一个声乐爱好者勤学、勤思、勤想,共同推动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铁霖.声乐教学一席谈[J].齐鲁艺苑,1987,(04).

[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杨丽菲.声乐艺术原理与美学思想的传达[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4]邹本初.沈湘对声乐理论的重大贡献──关于“歌唱要素主被动论”研究的谈话摘要[J].人民音乐,1994,(01).

[5]喻宜萱.喻宜萱声乐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声乐学习阶段性应用研究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声乐学习中“高原现象”的应对策略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声乐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浅谈声乐学习过程中哲学原理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