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类院校的培养目标

2016-05-30庞恩彤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专才培养目标专业知识

摘 要:自2000年我市成立第一批高职类院校起,笔者即工作在高职教育的第一线。十几年间,亲眼目睹一批批毕业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其中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多数学生毕业后均就职于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无需掌握过多理论知识。只要能将一份具体的工作内容圆满完成即达到了其培养目标。

关键词:培养目标;专才;专业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一项具体工作内容,高职院校的学生无需考虑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能按照要求将工作完成即可。而现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经过三年在校学习后,即便是面对一个非常简单的项目也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更别提相应项目如何完成了。其原因不外乎所学专业知识不过关,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下面,就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谈谈笔者对高职类院校培养目标的一点看法。

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包括网络、信息管理和软件设计等专业,尽管每个专业在申报时均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核,但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却几乎一样。比如:网络专业开设了VC、Android、VB、玛雅等课程,而软件专业却同样开设网络基础、综合布线、网络服务器配置等课程。众多课程均需要进行考核,无疑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分散了学生的精力。高职层次的学生,尽管参加过高考,但其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根本无心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其进行众多科目的学习教育,无非导致一个结果——更加厌学。这就是老话所讲的贪多嚼不烂。

笔者认为,高职类学生的教育应当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辅以少量选修科目。让学生掌握的是一技之长,而不是什么都学一点,什么都学不深,最后什么也没学会。比如网络专业,能否将其分为两个方向,一个偏软,一个偏硬。软件方向,学生可着重学习各类网络操作,交换机、路由器等连网设备的调试,防火墙等设备的部署等。硬件方向,着重以网络规划、设备的维修调试、综合布线原理等作为重点。教学上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期间或多或少能接触到一些实际的项目。从而能够在面对一个具体的工作项目的时候知道从何处入手、如何完成。

经过9年制义务教育后,就已经有一部分人转向进行职业技能教育了。如果继续进行深造,也只不过再经过三年高中学习,之后所有的教育均围绕具体专业进行展开。越临近就业越应具体化,而不该是遍地撒网。比如一个人什么都会一点,维修只会重装系统、网站制作只会制作静态页面、编程只会编写个计算器类的简单程序……另一个人只会维修,且达到芯片级维修。试问,哪个人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经过十数年的实践,笔者觉得高职类院校的现行教学计划不是很科学,其原因在于将本该以培养专才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培养通才的过程。教学中,凡是与专业沾边的课程都要涉及一点,又因学时等原因的限制无法深入展开。同时,高职层次的学生又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很少有利用课余时间去弄懂课堂上没弄懂的问题。由此造成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越来越多,干脆再往后连学都不学了。使得本该掌握的专业技能轻易的被放弃了。包括部分在校学习成绩所谓比较好的学生在内,最终根本无法胜任社会上的具体工作内容。

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细化,即使是某一具体专业。比如网络管理,细化到软件管理、硬件管理,甚至再细化到服务器操作系统、设备调试等。学生在教學过程中,可以以组为单位,以实训为方式,针对某一项目反复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会到理解、由理解到自己找出更好的方案……实训过程中,学生能在有限范围内相互讨论、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观点,并在实际设备上加以验证。纵然这样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学到的东西似乎少了很多,但学生可以在某一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如果真能达到所谓精的程度,可以说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掌握的差不多了。因为事物之间相互都有联系,知识也不例外。精通某一专业知识,意味着与之相关的内容多多少少都已经学会了,否则不会达到精通的程度。

尽管笔者就职于高职院校,但在课余时间也接过一些弱电工程项目。如邢台某金属制品厂的监控系统、招商银行某部的综合布线、某网络公司的网络维护等。在教学中灌以实际问题发生的现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笔者觉得往往比铺天盖地讲述理论更能引起高职学生的兴趣。如笔者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在给某公司布网线的过程中,最后的测试阶段发现某一节点数据传输率达不到要求,让学生判断问题出在哪里。马上有同学说线接错了,全班都笑了。笔者纠正说线接错了应该是不通,而现在的现象是通,但传输率没达到要求,此时全班没人说话了。为活跃气氛,转而说是钳子三号线的压脚坏了,线没压实。部分同学起哄,课堂又活跃起来。继而说是开个玩笑,真正的原因是模块搞错了,本该是6类模块,打上的却是5类模块。同时让学生考虑,如果距离过长会不会造成这个现象,还有没其它因素会影响传输率。简单的一个问题,占用近半个小时的时间,但学生对这个例子记忆非常深。线路问题是在网络维护过程中常见的故障现象,一旦将来学生遇到此类现象,他们的能够做到从众多方面去排查故障点。

所以笔者认为,高職层次的学生,应当具备的是按照要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只需要知道6类模块250M传输率,5类模块100M传输率。至于为什么6类能达到250M,没必要对高职层次的学生讲解。

以上为笔者在高职类院校的培养目标方面的一些粗浅的观点,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庞恩彤,汉族,籍贯天津,大本,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方向。

(作者单位: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专才培养目标专业知识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科技型企业专才和通才、交互记忆系统与双元创新关系研究
做质量人需要通才还是专才?
如何驾驭“不服管的专才”
400万华侨华人“专才”分布海外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