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及鉴赏能力的培养

2016-05-30戴勇

音乐生活 2016年7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音乐作品素质教育

戴勇

内容提要

音乐教育通过艺术欣赏与鉴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从而激发其创作灵感。音乐鉴赏能力对于音乐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而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本文重点分析和讨论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和途径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鉴赏 多媒体 创新

前言

21世纪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至今已经到了非常纯熟的地步,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成功,提升了社会对音乐教育的关注度,改善了音乐学科在众多专业中的地位。音乐欣赏是艺术教育中的一种重耍的教学形式,通过音乐艺术欣赏与鉴赏,提高审美素质。激发情绪情感,启迪创新精神。音乐欣赏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更快、更好地领悟经典音乐曲目中的丰富经验和创作要领,还能够促进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这是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所达不到的。音乐欣赏课,不仅提高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够促进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相辅相成。促进和改善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深化素质教育。

1.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

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与鉴赏能力。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来进行音乐教学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逐渐地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还有助于激发创作灵感,提高音乐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而倾听则是音乐欣赏的主要方式。顾名思义,音乐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是“倾听”,基本要点就在这个“听”字。而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任务则是提高学员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作品的情感,是由音乐作品本身的题材和内容所决定的,而它对听者的影响或教育意义,则主要取决于听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们去倾听音乐固然重要,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素养,既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鉴赏过程来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中有所体会和领悟。高校音乐教师存培养学生倾听音乐作品的同时,要注意遵循音乐欣赏心理反应过程以及认识过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倾听层次,接触和倾听更多的经典音乐作品,这样才能有所量变积累。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倾听要从音响感知入手,逐步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再加上情感共鸣等艺术效果,逐步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境界。这样会使学生逐渐由层次较低的直觉倾听,逐步向着较高层次的情感倾听、理智倾听转化和发展,从而进入音乐艺术审美欣赏的境界,这也是音乐欣赏教学最终的目标或宗旨。

2.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及基本途径

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因为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而不是一味地模仿与改编。音乐鉴赏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还是对甄别、鉴赏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不断地去想去分析,通过聆听来发掘音乐内在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其次,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素质。音乐艺术乃是音乐家寄托情感的表达方式,所以音乐本身存在着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反映出音乐家的心情和志向。第三,音乐鉴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凝结了人类的思想结晶,体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等积极向上的境界,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和道德影响力。

加强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实施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在此。我们先来研究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基本途径:第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筛选出恰当的教学内容。当前音乐教学素材非常之多,网络、音像制品中的各种音乐作品鱼目混珠,其中有较好的作品,也有不利于音乐教学的作品,因此我们必须对音乐欣赏教学的作品进行甄选和辨别。总而言之一句话:音乐欣赏的艺术作品要蕴含正确的音乐知识,同时还要有利于熏陶文化素养和陶冶道德情操。一般,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相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音乐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内涵和主旨,而且不同人对同一首音乐的理解必然会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产生原因是多样的,比如学习程度、阅历水平、兴趣爱好方向等,都会对其主观理解产生影响,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音乐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第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视听结合。促进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音乐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将本来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融合在视听材料中,让学生们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轻松地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音乐文化知识,增加其音乐文化底蕴和积淀,为以后成长、成才以及向着音乐方面发展打好基础。多媒体的运用,提高了学生们对音乐欣赏的浓厚兴趣,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音乐知识及艺术表现手法,有利于学生们开阔音乐视野和理解多元文化。第三,要借助优美的教学语言,使教学情感化,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由于音乐形象本身不同于视觉形象或文学形象,因此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可能完全相同。音乐教师要努力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生活经验等,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再鼓励其运用生动的语言对欣赏内容进行描绘和刻画,塑造出具有新意的音乐意境,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灵感。

3.音乐艺术欣赛教学帕葛本方法研究

音乐欣赏是一个十分笼统的概念,具体而言,还包括很多方法和策略。只有同时兼顾和吸纳这些方法的长处,集中优势进行创新。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此,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进行探讨:

第一,适当安排学生参与音乐改编或创作,组织实施综合性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巨大动力。音乐课应该借助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紧紧围绕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心理特征和审美观念等因素,设置和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爱好。兴趣是动力,没有兴趣存在,音乐课就会成为一种累赘或包袱,无法实现其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教育目标。笔者认为,无论是音乐倾听,还是音乐学习,都应该是分阶段的,切不可“一刀切”,粗枝大叶;更不能只“听”不“练”。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求知欲,这就是兴趣的根源;其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激发和维护好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这样才能促进音乐教学工作的提高。

第二,音乐艺术欣赏教学中,耍巧妙运用对比的欣赏方法加深学生印象。

音乐演奏被视为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通过对各种题材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欣赏,往往能够使人开阔视野,不断丰富音乐知识,提高欣赏能力和创作水平。笔者认为对比欣赏主要包括以下五种具体形式:第一,音乐形象之间的对比欣赏;第二,不同表现形式的对比欣赏;第三,不同演奏版本的对比欣赏;第四,不同作品的对比欣赏;第五,不同音乐语言的对比欣赏。每个人的音乐欣赏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社会理智因素在学习中的不断积累与沉淀。音乐教师既要选择恰当的音乐作品作为范本,还要进行恰当的分析、解释和评价等,正确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高度,提高审美力。

第三,音乐艺术欣赏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音乐感染力。

音乐以审美为核心,它是一门进行美育的基础学科。而音乐教育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音乐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意识,提高和改善审美技能,增进身心健康,改善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新背景下,美育对于教育改革十分重要。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推动审美教育发展,就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武装当前的教学课堂。在教学环境、师资设备条件较好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音乐学习和交流提供一个多维的声乐课堂。

结语

作为当今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美育教育离不开音乐欣赏这个重要又便捷的途径。而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其方法途径,主动地探索音乐育人的重要思想,促进音乐育人工作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 霍闽)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音乐作品素质教育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