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星之火 震撼沈城

2016-05-30芦令怡

音乐生活 2016年7期
关键词:余场抗联文化交流

芦令怡

沈城初夏的夜晚,清风徐徐,月朗星稀,作为第六届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闭幕式演出,沈阳音乐学院重新创编排演的大型民族歌剧《星星之火》于2016年6月27日在盛京大剧院隆重上演,并于当晚接受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对2015年度资助项目的验收审核。剧场内外灯火通明、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沈城的音乐爱好者共同欣赏沈音人带来的歌剧盛宴。

当晚的演出中,剧中男主人公老李头由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男高音歌唱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辉饰演,剧中女主人公李小凤由沈音民族声乐系青年教师李优饰演。

帷幕缓缓地拉开,在茂密的树林中,合唱队身着戎装,变换着不同的队形,他们与交响乐队相互配合,恢弘大气的交响乐缓缓响起,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精致逼真的舞台布置、绚烂夺目的灯光、雄浑有力的合唱为现场营造出浓郁的氛围。全剧分为“被逼上山”“寻找游击队”“斗争中成长”“报仇雪恨”四幕,故事围绕女游击队员李小凤展开,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四幕剧情环环相扣、矛盾重重,具有鲜明的戏剧性和冲突性。随着故事的发展,李小凤、杨主任、老李头、孙晶石、黑田等演员陆续出场,《穿过密密的青松林》《火啊火》《我是个穷苦的小姑娘》等唱段带领观众走进了东北抗联曾经战斗过的那片热土,当经典唱段《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欢快昂扬的旋律响起时,台下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掌声雷动,一个朝气蓬勃、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抗联英雄形象展现在了观众面前。主人公“老李头”精湛的演技、深厚的演唱功底,令观众折服,也将演出推向高潮,台下观众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演员们用饱含情感的歌声和精湛的演技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从人物的造型到演员的表情、动作都充分表现出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演员们用歌唱和音乐向观众们述说了一段东北抗联战士的英雄故事。

歌剧《星星之火》是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学院从2014年底开始酝酿,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准备,2015年10月31日在盛京大剧院进行首演,11月,作为“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的重要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而后相继在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等地进行了9场正式演出,演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10余家媒体进行了百余次专题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2015年演出的基础上,今年再度对该剧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再创作,6月16日26日,已经面向辽沈地区市民、驻沈高校师生、驻沈官兵等演出了10余场。

同时,本场演出也是第六届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的闭幕式演出。本届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举办活动众多、参加人员广泛,交流展从4月20日开幕至今持续了两个多月,期间举办了40余场音乐会、20余场学术报告、两堂公开课、两场大师班、一场研讨会及2016年沈阳国际打击乐艺术周。我院邀请了国内十所专业院校的专家来沈,为沈音学子演出和讲学,使交流展成为一次专业院校艺术交流的盛会。同时,我院还邀请了国外友好院校知名理论家、演奏家来沈,让交流展成为了解国际最新学术演出信息、教学动态的桥梁。

随着大型民族歌剧《星星之火》的完美谢幕,第六届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届交流展的成功举办,让沈音师生学习并了解国内外高水平、高质量的不同形式的学术报告、大师课、讲座和音乐会,真正促进和提高了沈音教学水平、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地了解和崇尚艺术。

(责任编辑 姜楠)

猜你喜欢

余场抗联文化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No.1 大麦网:演唱会近八成延期观演订单保留
他放映电影两万五千场 ,还收获了一份爱情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第6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圆满落幕
文化交流
上海举办青年艺术创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