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五章 角色与职责篇

2016-05-30周海宏

音乐生活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琴监控意识

周海宏

(接上期)

举一个正面的例子:

我当年有一个钢琴学生,他母亲是我一个好朋友的表姐。小孩上幼儿园开始,母亲就决不给孩子收拾书包,一切孩子该做又能做的事情,全部由孩子自己做,家长不闻也不问,做成什么样算什么样,无论怎样,造成的结果都由孩子自己面对。她母亲给我讲,有一天,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上一门新课,孩子忘了带新课的教材,被老师罚回家取。孩子哭着回家来取书,她母亲问,怎么哭了,孩子说忘带新教材,被老师批评了,她母亲告诉我,“我再也没有抬头看她第二眼,她自己拿着新书就赶紧跑回学校去上课。”我说,你这样,有点残酷吧,母亲说,这和残酷不残酷没有关系,自己的事自己管,这是原则。她的错误应该她自己承担和我没有关系,这位母亲从来不管孩子学琴的事,但这个孩子,钢琴学到很深的程度,也弹得很不错,这个孩子后来非常出息,自立能力非常强,社会活动能力非常突出,凡是交给她的事情,她都敢于担当,认真负责。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特别厉害了,现在大学已经毕业了,去哪里了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确信,她不可能是一个庸庸碌碌的人。我自己小的时候,也有一些经历,现在回想起来很有意思,在我们家有一个特点,有的时候你一不小心把凳子踢了,酱油瓶打碎了,你不要指望有人问你为什么?怎么回事?以前一直以为父亲是对我们漠不关心,但他后来写了一组关于孩子教育的文童,在他的文章中。也提到了这些事,我才知道父亲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如果孩子打碎了东西,你既不过问,也不帮他收拾,他就要百分之百地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任;如果你关心了他一下,你就分担了他责任感,你就减轻了他对自己错误负责任的压力。

反面例子一:

我们前面讲的那个等着母亲翻谱的孩子在演奏中停了下来,谁该为音乐的中断负责?当妈妈忙不迭地连声说“对不起”时,孩子的印象就是,我弹琴中断了,是因为妈妈没有翻谱造成的。孩子学琴过程中,家长做了那么多孩子可以做更是应该做的事,那么学琴的好坏到底该由谁负责?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哪些该由自己负责?哪些该由家长负责?

反面例子二:

每个学年末,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让我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因为这段时间,总会有个把不能正常毕业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来找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旷课太多,因为他们考试不及格,因为他们学分不够,因为他们触犯学院的管理条例等等,各种自己造成的原因。他们拿不到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而缺了这个证书他们将会一时找不到工作,有些已经答应接收他们的单位,也会因为没有这个证书而拒绝聘用他们。大家也都清楚,有没有这个证书,对他一生的职业生涯都有很大的影响。大家都知道考中央音乐学院有多难,家长付出的代价有多大,而这些孩子自己却不珍惜:上学期间睡懒觉,旷课,不练琴,考试做弊,甚至不参加考试,不参加艺术实践,完全不想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将来该怎么办,一点不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去年,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几乎跟我一样高的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扑通一声跪在我的面前,哭着说:院长,求求你了,给我们孩子一条出路吧。我赶紧把母亲扶了起来,问她怎么回事,他一说孩子的名字。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孩子是一个应届毕业生,他上学期间,每个学期旷课都达到该受处分的程度,30个选修课的学分,一分都没有,必修课修毕成绩几乎门门不及格,第一次补考,通知到他,不来考试,第二次补考,本人在通知单上签字承诺补考,到时候又不来。现在拿不到毕业证书,孩子后悔了,家长着急了!来找我,我能做什么?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我扶起下跪的母亲时,这个学生一动都没动,手都没有伸一下。当妈妈存我办公室哭诉自己当年多么不容易,家里多么困难,卖了房子,供孩子求学,陪他练琴、上课多么不容易,为孩子做了多少事情,付出多少辛苦等等,等等。整个过程中。孩子坐在我旁边,面无表情,无动于衷,似乎母亲说的所有的事情,和他没有任何关系。我看着这位泣不成声、喋喋不休的母亲,心里想,她对孩子教育失败的恶果,仅仅刚刚开始显露,等孩子走上社会之后,让她心痛的事情一定会接踵而至。当这个母亲在我面前哭诉时候,我的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是,那个为孩子翻谱的母亲,忙不迭地给孩子道歉的身影。

责任意识,是家长从孩子伸手抓饭,自己吃饭开始,从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一点一滴,长年累月培养出来的,让孩子从小在这些小事中,形成这样的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担。但是,许多家长,做了孩子自己应该做也能够做的事情,分担了孩子的责任,当孩子真的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那就只能由家长再替孩子造成的后果去买单。在我看来,你也确实应该来买这个单,因为你当年替孩子做事的行为,本身就是既对孩子不负责任,也对自己不负责任。

监控意识

原理

自立意识的第二个心理要素是监控意识。所谓监控意识,就是指在一项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尽量注意每一个环节与细节,控制活动的进程,确保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监控意识是从责任意识派生出来的没有责任感,就对结果无所谓,监控也就没有必要性。而家长盯孩子做事情,替孩子把关,生怕孩子漏了什么,错了什么,那家长就替孩子做了监控工作,你代替孩子做监控工作,既降低了孩子的监控意识,从而也分担了孩子的责任意识。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小孩子上课,有个错音,我在他的谱上做了个标记,意思是回家练的时候,注意把这个错音改过来,第二个星期来,他还是错的,我说:怎么又错了,不是都给你标出来了吗?,小孩子回头看他妈,妈,你看我都错了,你怎么不说呢?你没有看见教师画的呀?

小孩子在指责他妈妈的时候,妈妈赶紧凑过来看,连声跟孩子说,对不起,对不起,妈妈没注意!这位妈妈,不仅仅平时耍替孩子盯错误,还要在孩子出错的时候,承认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孩子就明白了,我出的这个错误是我妈犯的。谁让妈妈不好好看着我。家长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当你在旁边替孩子盯着的时候,孩子对自己可能出现错误的警觉程度就降低了,他的注意力就降低了。长此以往,他的监控意识就不能建立起来。这样的孩子,不管做什么事一旦没有人替他监督检查,错误就在所难免。监控意识,是一种习惯性的心理活动,监控意识低的人,表现为粗心大意,大大咧咧,丢三拉四。现在家长明白了吧,孩子大大咧咧,丢三拉四,就是因为他们的监控意识低。我认识一个朋友,他的孩子那个时候15岁,1.83米的大个子,还必须要仔细给孩子检查作业。家长检查作业的时候,孩子在一旁看电视,有一天,孩子拿着作业本,回家指着被教师画了红圈的错处,说。爸,你看看,你都是怎么检查的!?他和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对孩子怨自己非常不满,很愤怒,我就和家长说,你这样做会毁了孩子,你就别再替孩子检查了,让他自己学会细心检查。家长说,不行呀,你不检查,那就错得更厉害,他就老得挨教师批评,那脸往哪放呀。我说。如果他自己都不在乎,你替他在乎,你替他要脸,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尊心吗?家长说:没办法,从小就这样,已经这样了,我要不管,成绩就一落千丈。等他上了大学吧,上了大学,我看不见他了,眼不见心不烦。大家想想,这样的孩子上得了大学吗?没有家长眼见着他什么都不行,把他送出国了。这是家长不明智。放心的家长,对孩子放心是全方位的,不放心的家长,对孩子不放心也是全方位,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盯着检查的家长,孩子练琴的时候,也往往会盯着、看着,指指点点,尽量避免孩子出错。学琴孩子去老师那里回课的时候,教师指出孩子的错音、错节奏,家长在旁边使劲记,孩子就不会注意老师在讲什么,孩子就不会认真地加以注意,并记住自己错在哪里,回去练琴的时候,孩子就等着家长告诉他哪里错了,家长不说,他连自己哪错了可能都不知道。学一首新曲子的时候,你在旁边盯他,一有错你为他指出来,他就不需要自己全神贯注地注意乐谱上的每一个细节,一旦有一天。你不在旁边盯着,或者孩子的程度太深了,而你已经盯不住了,那时候,他就会错误百出。从道理上,你替他盯着,就不是他自己在全程监控了,他的监控意识就淡漠了,对自己当下的行为负责任何意识就淡薄了,这就是为什么每当我接手一个新学生的时候,我总会跟家长沟通,建议家长从孩子的学琴中退出去,宁肯家长退出后孩子问题百出,显得令人失望,但我知道,唯有这样,才能建立孩子自己的监控意识与责任意识。唯有这样。孩子在学琴的道路上,才能走得更远,为什么呢?因为器乐演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操作活动,演奏程度稍稍提高,就连谱面上的东西家长都根本不可能看得过来。没有孩子百分之百的自主全程监控的意识,学琴根本就走不远。监控意识的养成,不仅仅是学琴活动的要求,更是孩子整体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与出几个错音、错节奏、不规范的动作相比,养成自己自主监控意识的习惯要重要得多。(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张晓燕)

猜你喜欢

学琴监控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孔子学琴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欧阳修学琴治忧郁症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孩子学琴家长一定要知道的事—— 了解与沟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