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存在问题及教育对策

2016-05-28黄云霞

考试周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高职学校教育对策高职学生

黄云霞

摘 要: 职业学校学生来源多样,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本文就其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并提出解决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高职学校 高职学生 问题 教育对策

如今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高职学校学生来源多样,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高职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就决定了出现在他们身上的问题多发易发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一、目前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在学习领域中。

1.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职校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内在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

2.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的合理归因。

3.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高职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二)在情感领域中。

1.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处于青年初期的高职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比少年期更为突出,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学生情绪躁动不安,动不动就想哭、大叫大喊或摔砸东西,与同学、朋友争论起来面红耳赤,甚至发生激烈争执。

2.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不少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一些职校生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人生,甘愿沉沦,听天由命。

3.自卑感强,行动退缩。高职学校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逐年上升,他们原本在学习、心理、性格等方面就存在诸多问题,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要求,容易产生自卑感。尤其是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肯定,受到的都是批评、斥责、伤害和不公平的待遇,于是逐渐对老师产生惧怕心理,对学习失去信心。

(三)在心理领域中。

1.封闭自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除了家庭条件比较好和成绩优良的学生之外,有不少学生不同程度上地封闭自己,有社交困难。尤其是部分学困生和大多数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害怕交往给经济带来负担,因此怯于与其他同学和老师交往,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封闭自己,不敢与人沟通,不敢参与集体活动。

2.存在诸多矛盾心理和行为。诸如自我评价方面,要么盲目自大、自我为中心,要么自暴自弃丧失信心、悲观消极;对周围充满敌视又渴望被人理解和被人爱;对集体远而避之又对其有依赖性;争强好胜又过度自卑;情绪极其忧郁,“喜怒不形于色”,但一旦有烦心事就一触即发,表现得十分激烈,行为往往走极端。长期受到诸多矛盾心理煎熬,他们自然形成扭曲的性格和偏常的行为。

3.自我中心意识过强。由于在家庭生活中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一些职校生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进入职业学校后仍然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但现实情况与此相反,许多独生子女职校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由于缺乏合理正当的表现机会,一些职校生就试图通过恶作剧、故意捣乱、标新立异等逆反言行表现来突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二、高职学生问题的教育对策

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妨碍了其品格和个性的发展,更是成才的绊脚石,能否转化和教育好他们关系到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我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解决这些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

(一)多用欣赏鼓励,重扬自信风帆。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重树自信。这首先要求班主任始终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努力捕捉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只是微弱的光,不断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级各类实践、实训活动,增加成功体验。

其次,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主题班会、个别聊天和课堂教学等多种渠道,并结合往届学生成功的典型事例及西方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状况,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这类人才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比本科生更有用武之地。

总之,欣赏和鼓励是师生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是理解的延伸和心理的认可,不但能使师生间关系和谐,而且能带来奇妙的期待效应。

(二)引导自教自律,实现自我管理。

首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他们中间建立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良性运转机制。充分利用青年学生的心理,开展男、女生互评互议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教自律意识,同时有益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和家长建立联系,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由于大部分学生是在外地读大学,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知之甚少,往往出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的状况。教师可以通过书信、电话、E-mail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了解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自教自律教育。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一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设心理讲座,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心理保健方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二是加强个别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正面评价自己,正视现实和压力,乐观向上地面对困难,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欣赏。教会学生与他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改变和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塑造成功的心理品质。三是建立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追踪调查,关注进展,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和帮助。

高职学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社会群体,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因此,针对高职学校特殊群体学生问题日显复杂多变,我们要摸清他们的特点,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积极有效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才能使他们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最终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制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陈忠.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1).

[3]计琳,沈祖芸.读懂学生,科学地爱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4-12-5(1).

[4]林崇德.学校心理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M].四川凉山联合学报,2003.

猜你喜欢

高职学校教育对策高职学生
计算机信息化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职校数学课堂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现代高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和改革方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