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课堂提问的策略

2016-05-28李会军

考试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提问策略课堂提问教学实践

李会军

摘 要: 每节课教师都要通过提问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提问关系到一节课的顺利实施。作者指出教师语文课堂上可采取的提问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总问导学促思;理解教学重点、难点、模糊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提问策略 教学实践

每节课教师都要通过提问来设置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矛盾,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能否顺利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教师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围绕教学目的,设计合理、艺术、巧妙地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教师课堂的提问的策略有以下观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关键之处,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感兴趣的人、事、物为话题展开提问,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代学者王阳明认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师设计问题的落脚点,尤其是一节课的新课导入,更应该精心设计,以学生好奇的、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为切入点,开始一节课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饶有兴趣地引入新知;围绕课题设计问题,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如《将相和》一课,可设计文中“将”是谁?“相”是谁?为什么不“和”?后来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和”了?以这几个问题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结合课题展开提问。

二、以中心问题统领全篇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而且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描写的。在设计提问的时候,我们要设计总体性的提问,也就是提问的跨度要大,从全篇的角度设计问题,同时,引领学生能够从全篇的角度思考,这样就实现了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这一目标,也避免了语文课堂上问题琐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可设计“从文中什么地方能看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个问题,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提问学生:你从哪里读出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这种中心问题的设计,能够起到突出重点、统领全文的作用。

三、理解教学重点、难点、模糊点

对课文难点提问可以予以浅化,以引导突破,如《穷人》第一节中“温暖而舒适”的理解是难点,对此可以这样设问:桑娜家怎样“温暖而舒适”?为什么会这样?作者是如何写出其“温暖而舒适”的?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温暖而舒适”分析和研究,理解桑娜的“勤劳能干”和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及感情表达的真实。

教学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在课文的结论处,提问学生:真理的发现到底是困难还是容易呢?请说出你的观点,并在文中找到依据。这个问题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抒发观点,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数学课上,教师也可针对学生理解起来易模糊的地方进行提问。如学完体积与容积,教师可设计提问:“体积、容积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对教学中的模糊点进行提问,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提问的主要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思考状态,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从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情感积累,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在文本解读中构建语言形象,理解语言意义,感悟语言情感,培养语言的感悟能力。

例如教学《清澈的湖水》一课时,学完“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这句话后,提问学生:小洁还可能看到怎样的山石?你能像文章那样用上山石像什么说一句话吗?这一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的笨。”教学是启迪智慧的事业,教师的教学艺术应当包含提问设计的艺术和善问的艺术。

参考文献:

[1]杨九俊,著.小学课堂诊断.

[2]刘娟娟,著.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猜你喜欢

提问策略课堂提问教学实践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的重要性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