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外物理探究小实验活动的实施

2016-05-28王子顺郭世庆

考试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课外物理探究

王子顺 郭世庆

“物理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从新课标中可以解读实验的重要作用,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和突出地位。而课外小实验活动因为考试没有列入考试大纲,在物理教学中被很多教师忽视。实际上在学生学习中物理课外小实验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生活在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中,有不少自然现象中蕴含着物理知识和可供学生探索的物理问题,日常生活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物理知识的课题和丰富的探究活动。教材中的“小实验”和“研究性习题”,为学生物理课外实验活动提供了大量素材,而课外小实验是物理教学活动的一种很有效的补充。运用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和感知内容,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和自然现象的浓厚兴趣,密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等,物理课外小实验活动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物理课外小实验架起了课内知识走向社会的桥梁,实现潜在课程的价值。

新课程要求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物理要联系生产实际,从生活和社会生产中获得感性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物理课外小实验活动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丰富学生生活,在物理课外小实验活动中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的理解得到升华与活化,对已掌握的物理知识有不同角度的认识,课外物理小实验与课堂教学的密切结合,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补充和延伸。例如:指导学生课外制作针孔照相机的小实验。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对小孔成像有了深刻理解,教师再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太阳光照射在茂密的树林会在地上形成光斑等生活现象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学习电功率知识前,教师提出“夏天,打开冰箱的门,通电后冰箱工作,能降低房间的温度吗?”的问题,建议学生回家后做课外小实验,给学生独立学习的空间,延伸学习的过程,展示物理知识的魅力。要求学生做“自制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度”的小实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这样通过相应的小实验,就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物理课外小实验活动强化生活与探究的结合,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

物理教学要求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物理课外实验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物理课外小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表面上现象和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有矛盾的认识,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很容易接受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用力推桌子,桌子才会运动,停止用力,运动就停止,这种观点看似跟某些生活经验相符,为了澄清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模糊认识,让学生在课外动手做物理小实验,组织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器材,如木板面做成小斜面、生活中的毛巾、玻璃板、刻度尺等进行物理小实验:让小球在同样高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先后分别通过玻璃板、粗糙的木板、毛巾,观察小球在三个不同的水平表面上滑动的位移,学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越光滑的表面上,小球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过的距离越大,假设小球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就不会受到阻力,将会永远运动下去。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较容易接受牛顿第一定律。

3.物理课外小实验活动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符合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

物理课外小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突破物理知识的难点,消除学生对知识的模糊认识。课外小实验是由教师提出要求并指导,学生自己独立在课外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做实验时根据教师设计的物理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情境中得到启迪,借助问题情境,学生会发现、寻找、创设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物理小实验将学生的思维进行了迂回、铺垫,使学生的思维从较高发展区依次递进为最近发展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跳一跳,摘到桃”。如果实验取得成功,物理问题得到解决,就会唤起学生心理上的激发状态。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定律前设计了课外小实验:利用玻璃瓶、筷子、水做实验,将竹筷竖直插入水中,斜插入水中,观察竹筷的情况,杯子注水后杯底面上升,筷子折弯等现象,通过学生做实验结合生活常见河床变浅等光的折射现象唤起学生对光的折射的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做铺垫,使学生感受光的折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科学的概念和规律是从多角度,多种生活体验和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物理课外小实验符合学生的最佳发展区,启迪学生思维,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头脑中产生表象将知识重整和内化。教师利用学生的观察的结论,在课堂上把握教学最佳期,从而有效帮助学生突破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掌握的知识,并消除学生对知识的模糊认识。

搞好物理课外小实验,教师组织的关键是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组织物理课外小实验,教师对小实验进行分类,提出物理课外小实验的题目供学生参考,设计好物理课外小实验的活动程序、组织形式,分好课外活动小组,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仪器和实验的器材,对活动的效果进行检查,定期向学生介绍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制作方法,点拨学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实验成果,学生制作的产品进行展览,激发学生对课外小实验的热情,例如:小实验表演,小制作评奖和实验竞赛等活动,家庭和社会是学生的课外小实验的重要场所,实验的器材从家庭和社会中取得,实验场所和时间不受限制才能充分观察和研究,因此要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配合和支持。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06年课题《课外实验活动研究》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外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处处留心皆物理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