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2016-05-28位晓晓

考试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位晓晓

摘 要: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各大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课,学好该课程是以后学习相关专业课的基础,也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人才的一个关键部分。本文从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自由发展的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发掘学习的快乐等方面对如何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率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 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探究 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改革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各大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课,学好该课程是以后学习相关专业课的基础,也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人才的一个关键部分[1]。目前,高校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时存在基本知识点记忆不牢固、所学知识不会扩展应用、调试修改程序能力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从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自由发展的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发掘学习的快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重视情景案例教学,牢固理论基础知识

就我就职的独立院校看,同类型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自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埋怨部分学生上课不专心、不主动。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会发现,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早已不再适应现代高校的教学,多媒体展示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计算机理论教学本身就偏重于对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内容的了解、理解和掌握,而这些知识都是前人缜密的理性思考与总结提炼,一般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因此,教师更应将所授知识以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媒介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2]。程序设计课程包含理论知识部分和实践环节,教师必须投入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程开始时,教师应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让学生认识到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及对自己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帮助,开课的目的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社会与课堂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和坚定学习的信心。

案例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优点。对于程序设计课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生活化的情境,选择恰当的案例设置,对提高教学效率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循环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可以选择经典的数学问题“百钱买百鸡”案例。古代数学中的百元买百鸡问题是假定小鸡每只5角,公鸡每只2元,母鸡每只3元,现有100元钱要求买100只鸡,编程列出所有可能的购鸡方案。与这部分教学内容类似的案例还有“猴子吃桃子”、计算圆周率π的值、制作九九乘法表等问题。教师以多媒体的形式提供案例,形象直观,幽默生动,视觉效果好。这种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自觉用计算机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动参与到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中来。只有有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前提,实践环节才会有顺利进行的可能[3]。

二、实践环节分类分组,形成竞争型课堂氛围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实践和创新是达到这个目的的唯一捷径[4]。实践教学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强化和应用,是对理论学习的补充和拓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表现得较突出。

程序设计实践环节课程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基础的单元型实验和复杂的综合性实验。对于一些基础的单元型实验,学生通过仔细输入、运行、认真调试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便可以开发稍有难度的综合性实验。对于此类实验,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或性格进行分组,安排三五人为一小组,选学习较好的一人为组长,组长可对组员进行任务安排,收集实验数据、整理资料等,小组讨论完毕后,编程实现。如果不分组,班级中基础好的学生一般会很快完成任务,可安排他们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实验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增进学生间的协作精神,同时解决实践课上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学会验证和运用所学知识,还会增加直观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在应用中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运用和创造者。

三、建立有效合理的过程性考核机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成绩,但考核的确是督促学生努力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有效提高程序设计的教学质量,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考核机制。根据课程的特点,可以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查,理论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考试成绩三部分,特别是课堂表现这一项,一定要切实体现出来,只有课堂氛围积极热烈,才能更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参与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践成绩包括上机表现、实验报告、实验测试三部分,该部分则应特别重视上机表现,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才有更多的发展潜能。各部分的成绩比例可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做相应的设置。

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共同进步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必要条件。有研究表明,大学阶段教师兼当父母的角色,比真正的父母更加理智,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更大[5]。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要经常和学生探讨学习方面的知识和困惑,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更好地投入学习。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多数学生都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由于他们的思考并不严密,往往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时会出现错误和偏差,我们教师要善于倾听,找出他们的闪光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此外,在平时生活中,教师也要积极充当朋友的角色,多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的问题。这样课堂和课下相互结合,逐渐构建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度,也提升课堂教学合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参与课堂学习的意愿。

总之,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有重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自由发展的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地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以后的专业学习甚至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峰.从理念到行动—来自海都学院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5:1-10.

[2]王霞,王平.《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山西:机械管理开发,2012(1):172-173.

[3]陈晓丹,李思明,申俊瑛.《UML建模工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安徽: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0):6725-6726.

[4]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58-59.

[5]利剑萍.大学教学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155-156.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效率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