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新授课的练习设计

2016-05-28张萍

考试周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新授课练习设计小学数学

张萍

摘 要: 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练习的针对性不强,内容封闭,形式单调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从练习设计的原则、练习设计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新授课的练习设计,不断优化课堂练习。

关键词: 练习设计 小学数学 新授课

练习是新授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然而当前的数学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练习弊端很多。如:练习的针对性不强、内容封闭、形式单调等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对数学的厌烦情绪,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练习,设计有效练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数学练习在新授课教学中的作用

1.理解知识的作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一节课是单讲不练的。即使是新授课也要安排各种练习。在新授课前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的准备性练习;新授过程中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要做各种巩固、反馈练习;新课结束后要做提高性的综合练习为继续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2.发展智能的作用。

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3.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作用。

学生可以在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建立起信心。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并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使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

二、新授课练习设计的主要原则

1.针对性。

设计练习时要紧扣教学目标,针对知识的重点或难点设计安排每一个练习,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根据不同课型,紧扣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要了解学生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

2.层次性。

在设计练习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层次、有梯度,即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变式的循序渐进地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一般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次练习的重点在于练习基本的、带有模仿性的题目;第二层次练习的重点是一些较灵活的富于变化的题目;第三层次练习是一些需要经过思考、要求较高、要结合前后知识的题目。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就可以设计一组层次性很强的练习题。

3.趣味性。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在学习活动中有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该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比如练习内容生动有趣、练习形式多种多样,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如在设计低年级的计算题练习时,我们可以采用“找朋友”、“送信”等连线方式或“数学医生”改错的方式甚至用“登山”等,以及设计一些脑筋急转弯、开心辞典等游戏练习,此外还可以设计“夺冠高手”、“智力大比拼”等竞赛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新授课练习设计的策略

1.练习要联系生活,注重应用性。

数学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和证明。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会解决课本上的习题,还要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

如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我们可以设计以下练习,让学生回家称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如:一袋洗衣粉、一袋大米、一箱苹果等,让他们能够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基础。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因而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深入钻研教材,清楚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练习,以此分散教学难点。在设计练习时要把握基础,从而形成基本的知识技能。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时候,可以设计以下练习:(1)出示时间和距离,求速度;(2)出示速度和时间,求距离;(3)出示解决问题:已知距离和时间,求速度,要求学生口头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从中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3.紧扣教学环节,合理安排练习。

在教学新知识之前要设计一些复习旧知识的练习且应与新知识紧密相连,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达到“温故知新”。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在新知识教授完后通过一些练习巩固知识,让学生所学知识更牢固。

反馈练习是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样的练习教师可以得到重要信息,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达到了对新知识的巩固,可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智能,举一反三。

4.练习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中结合实际生活的练习很多,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把教材利用起来。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的“年、月、日”的课后习题,通过这些教材中的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使他们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5.练习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注意开放性。

解题时要注意题目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解决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知识、方法,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探索,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

如:一筐桔子,连筐共重32千克。取出一半桔子后,连筐还有17千克,求筐重?这样的设计不仅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培养了发散思维,使学生在多角度的思维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

解题时还要注意一题多变,就是可以设计问题和条件都不确定,解题方法也是多种的题。开发学生的智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这种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买物品的实际活动中提高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习真正有用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练习的设计上,应该立足于这一点,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设计的练习应以学生为中心,充满乐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新授课练习设计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
基于降低学习难度的初中化学新授课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和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探数学练习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