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之所需,课之根本

2016-05-28费婷婷

考试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教学设计

费婷婷

摘 要: 教学设计重在情境的创设,应贴近学生生活,充分考虑到每个环节对本节课教学的意义,使每个环节都能发挥其最大价值,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设计还应注重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关键词: 创设情境 贴近生活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教学二字不是“教”的代称,而是“教与学”的合称。教学设计不是简单的教学准备,以往的很多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直觉和惯例进行教学准备的活动,而教学设计更多地关注学习主体,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发展,它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理念。下面我就谈谈对如何做好教学设计的看法。

一、情境的创设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情景创设是一篇教学设计的基础。我们常说在情境创设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激情,那么教学设计的情境创设就必须是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事物。从这些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顿时让学生产生了亲切感,拉近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比如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设计中,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所创设的情境就是喜羊羊邀请大家去青青草原做客。以这个情境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喜羊羊、青青草原,这些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动画片中的事物出现在课堂上时,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整节课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有时在情境创设的时候我会征求学生意见。比如在设计五年级《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时,我创设了四个人为一个团队的情境,参考了很多案例,都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主线,后来我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很多学生向我推荐了当时非常火的一部儿童剧《火力少年王》,里面很受欢迎的一个队也是四个人。于是这节课就以这部剧里面的一个队为主线创设情境,课堂教学中明显感觉到学生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所以情境设计一定要贴近日常生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充分发挥其意义

一般教学环节大体可分为复习铺垫、新课教学、巩固练习三大块。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在设计时就应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作用,充分考虑到每个环节对本节课教学的意义,使每个环节都能发挥其最大价值,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比如在设计《两位数乘一位》这一节课的复习铺垫这一环节时,我先出了几道简单的表内乘法的口算题,而且特意将看似最简单的3×1放在最后一题,进而追问学生:3×1表示什么?当学生回答出表示3个1的时候,进一步追问:3个10怎么表示?是多少?目的是让学生明白10和1一样,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是一个计数单位。为下面教学例题2个10乘3是6个10,就是60做好铺垫。紧接着下面的填空题我原本的设计是5个10是多少,18个10是多少?58个10是多少?层层递进,加深难度。后来我在进一步思考后发现这样的拓展并无多大意义,而且涉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有些超纲。经过反复掂量后,将题目改成8张10元人民币、5筐苹果(每筐10个)是多少,而且10元的人民币,一筐10个的苹果都以图片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这样一个模型:10是一个整体,为新课中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打下基础。看似简单的几道口算、填空题其实是在为后面新课的教学做了铺垫,又复习了旧知。

三、教学设计应注重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看似为本节课服务,但教学工作者不能只盯着一节课看,更应该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做打算。比如在设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教学时,我做了大胆尝试。在写出书上复杂的竖式之后并没有直接将竖式简化,而是让学生用这样的竖式完成了书后的几个练习。当时做这样的设计的时候我考虑了很久,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必要,在仔细思量之后我认为相对于简化后的竖式的抽象,简化前的那个复杂的竖式对于刚刚学习乘法竖式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更具体,更能看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虽然这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竖式,但以往学生所列的乘法竖式都是表内乘法的竖式。其实学生所掌握的只是乘法竖式的格式,并不知道用竖式计算乘法的方法。如果直接教学简化后的竖式大部分学生也能计算出结果,但是学生掌握的只是表象,对算理的理解并不透彻。现在简单的计算可以,但是以后在学习复杂的多位数乘法计算时就很会很困难。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应该充分为学生以后的发展考虑,所以这里我做了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多位数乘法竖式计算算理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这节课看似简单,其实它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学生以后学习乘法竖式的基础,所以我认为这个时候一定要把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给学生剖析透彻了,才能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总之,学生的发展规律是很复杂的,很难一句话说清楚。我们的工作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学设计更是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在提高每节课教学效率的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设计才有意义,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发挥出最大价值,为社会培养出更多身心健康的人才。

猜你喜欢

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教学设计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幸福的人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