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课前三分钟,让初中语文更多彩

2016-05-28秦成成

考试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实用性有效性初中语文

秦成成

摘 要: 一节完整的课堂应当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本文主要论述课前三分钟的有效利用。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课前三分钟的有效利用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实用性 有效性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学生审美情趣,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每节课都有既定的目标,在课堂中语文的实用性往往被弱化。有些看似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离开课本一无所知,书写能力、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差得很远,甚至连一张请假条都不会写。课前三分钟的有效利用能很好地弥补语文课堂的不足。抓好课前三分钟,语文将会大放异彩。

我们发现很多用心的语文老师都会在课前候课,有些老师会安排学生朗读课文,背诵文言文,也有安排学生演讲、讲故事的,但是更多的是一种形式,目的是让学生静下来,为上好本节课服务。其实抓好这三分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有效地抓好课前三分钟呢?

一、精心组织,多元化呈

有些班级组织了演讲,学生刚开始认真准备,但是慢慢就失去了兴趣,采取应付态度。演讲完没有点评,组织比较涣散,往往是演讲的同学在上面演讲,其他同学在下面“演讲”。其实,要想让演讲真正有效果,刚开始组织时老师必须身体力行,精心组织,首先保证纪律。其次,要有具体的要求,比如演讲,为什么演讲,演讲什么,怎么演讲,时间多长,几人演讲,如何评价。可以定期设置特定主题,进行讲故事比赛,也可以即兴演讲,充分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老师应从声音、表情、内容、情感各方面进行有效评价或打分,刚开始老师评价,慢慢地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初中三年,如果一直演讲学生就必然失去兴趣,就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可以开展美文朗读,培养朗读能力,朗读自己的日记,每天课前积累一成语,一首诗,一名言。还可以进行书法欣赏、书法练习,加强书写训练。课前准备的安排有很多种,我们可以让学生想,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再考虑是否可行,加以甄选,然后精心组织,这样既可以集思广益,又可以博采众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演讲丰富多彩,多元化呈现。

二、将趣味性与实用性紧密结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留给了后世宝贵的财富,其实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准备要接地气,有趣味。每年都有很多节日,可以结合节日安排一些特定的小活动,比如元宵节可以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春节对对联。针对国家发生的一些时事,网络上的一些焦点问题可以进行讨论,比如“神舟”“嫦娥”“奥运”等可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通过比尔·盖茨、马云、俞敏洪等人的成长经历谈谈名人成功的秘诀,通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最美妈妈”“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司机”等内容搜集相关材料进行分享,既可以做到情感教育,又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要写的请假条、书信、邀请函等,这些应用文体的格式让孩子自己搜集学习并进行讲解,尝试写作,进行分享学习。充分利用课前这三分钟时间可以弥补课堂的不足,能更好地让语文融入孩子的生活。

三、教师做出表率,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有些老师规定了孩子课前准备,要求的很多,但是落实的不多。起初亲自参与,但是往往坚持不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老师要差得多。要让学生做好,老师首先应当做出表率,课前三分钟必须到班,精心组织这些活动并积极参与。无论是演讲还是朗读老师都应当以最好的状态为学生作出示范。记得学生刚上初一的时候,为了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任意在班里选了10名学生,让这些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最喜欢写的字,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多写几个。学生写完以后歪歪斜斜,大小不一,大多很潦草。我认认真真一笔一画用楷书在黑板上写下了我的名字,足足用了一分钟,写完后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接着我用行书、隶书、草书、小篆分别写了我的名字,学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尤其是小篆,很多孩子不认识,写完后很多孩子感叹原来汉字是这么美。最后我把孩子在黑板上写的所有字用自己的语言有序连在了一起,也很好地讲完了学习书法的精髓,学生又响起了掌声。老师的示范会让学生很钦佩你,更强烈地喜欢语文。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三年,慢慢地课前的这种准备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一种成长。

四、巧妙设计,自然过渡进入新课

部分老师的语文课前虽然有准备,但是效果不佳,尤其是与课堂学习直接割裂,导致课前准备与课堂学习脱节。针对这种问题,课前几分钟可以这样安排,每天让孩子在黑板的一角写上一个成语或者是一句名言,课前准备从积累成语和名言警句开始,让孩子齐读背诵。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夯实基础,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安静下来。接着进行演讲或者其他活动。课前准备结束后如何与课堂对接呢?认真思考你会发现很多课前准备与课堂授课内容有很多相关内容,这样可直接导入课文,活动的安排也可以将时事与课堂成功对接。比如“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登月这是家喻户晓的热点话题,正好初一学生要学习《月亮上的足迹》,上课前可以来一段激情演讲,也可以播放“嫦娥三号”发射的视频,这样既是课前的准备,又是课堂的导入,二者合二为一。可以用过渡语言实现对接,语文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运用能力,从课前到课堂其实也是一种过渡,老师在组织学生演讲等活动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活动内容思考过渡语言,活动结束,自然胸有成竹,水到渠成。

五、设置一些有效的奖励措施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师拿着糖果进行奖励,糖果虽小但是效果很好,初中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获得糖果不仅限于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认为这是一种荣誉,一种成功。不用考虑给孩子们的奖品要多丰厚,他们看中的并不是奖品本身。有些老师善于惩罚,结果很快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鼓励是最好的方式。表现好的孩子可以奖励他糖果,也可以奖励他一朵小红花,还可以在班级设置班级课前活动拉力赛,表现优异的学生画五角星,每学期对表现最优异的孩子和进步大的孩子进行奖励。点评的时候对表现好的孩子可直接进行表扬,对表现不佳的孩子应给予鼓励。

语文博大精深,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教师在教学时抓好课前三分钟,并有效实施,既可以弥补课堂的不足,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具体安排时应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适当引导,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使课前三分钟与语文课堂紧密相连又相互补充。

猜你喜欢

实用性有效性初中语文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